端午的飲食習俗有什麼

本文已影響2.59W人 

  說到端午節的飲食習俗,很多人只知道吃糉子,其實端午節的美食還有很多,下面小編爲您介紹端午節的飲食習俗,歡迎閱讀。

端午的飲食習俗有什麼
  端午的飲食習俗1、吃糉子

  糉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糉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糉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糉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

  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糉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糉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將糉子加熱後再吃,既安全衛生,又減輕消化負擔。

  端午的飲食習俗2、吃“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有吃豆腐的習俗。

  端午的飲食習俗3、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爲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端午的飲食習俗4、喝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於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後可分解爲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一般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端午的飲食習俗5、吃油糕

  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糉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麪,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端午的飲食習俗6、糖棗糯米飯

  端午節,納西族要吃糖棗糯米飯。糯米飯能溫補脾肺、補虛寒,而且糯米會有糯米素,含有不少的維生素,大量的磷質、鈣質、鐵質、蛋白質及脂肪,更加會增加人體血液中的血。所以要特別注意,有糖尿病的人不宜進食。

  端午的飲食習俗7、吃臊子面

  陝西人在端午節當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臊子面是陝西的風味小吃,品種多達數十種,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譽最盛。臊子面的特點是麪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麪湯油光紅潤。而岐山臊子面鄉土風味尤爲濃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