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都城在哪裏

本文已影響2.83K人 

唐朝時期,先定都長安,後又定都洛陽。

唐朝都城在哪裏1

一、基本情況簡介

長安與洛陽及其周邊地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相對良好的自然條件而獲得中國曆代王朝的青睞,自夏商周三代起就逐漸被作爲王朝首都,起統帥全國之作用,一直到隋唐仍起重要作用。

先介紹一下唐朝時期長安洛陽爲都的基本情況。李淵建唐之後先採用長安爲都城,武則天篡位以後,以洛陽爲都,洛陽與長安並立爲二都,武則天在洛陽常住。神龍之變以後,唐朝的都城遷回長安,但玄宗皇帝還是時常巡幸洛陽。玄宗皇帝之後,唐朝的皇帝就大多常居長安,而很少巡幸洛陽了。

唐朝時期,先定都長安,後又定都洛陽。

二、歷史因素——關隴集團的影響

在南北朝隋唐史上一直有一條粗大的線索,貫穿着許多朝代,那就是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由西魏的宇文泰建立,其運用少數民族的部落聯盟制進行軍隊組織,創立府兵制,設八柱國十二將軍,這就是西魏的政權核心人物,憑藉關隴集團這一特殊的組織形式,西魏加強了內部的凝聚力與軍事上的戰鬥力,在很多條件處弱勢之情況下尚可與東魏,南朝鼎足而立。

並且西魏的八柱國往往與後世王朝有充分聯繫,如宇文泰之子代西魏建北周,李虎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獨孤信是北周、隋、唐的三朝國丈,隋開國皇帝楊堅之父也位列十二將軍,所以說關隴集團貫穿西魏北周隋唐幾個朝代,影響深遠,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唐朝定都洛陽是在武則天時期。她把洛陽定爲都城,改名爲神都,並且在此長住下來。其實在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時期就多次巡幸洛陽,高宗死後武則天更是長居洛陽而不返長安。從個人因素來看,武則天選定洛陽,是因爲在年輕時以殘酷手段殺死王皇后和蕭良娣之後,她晚年經常做噩夢,場面極其殘酷,武則天備受折磨,甚至不想在宮內繼續居住。

無奈之下,武則天只好採取將居住地由長安換回洛陽,以期能解決噩夢問題。但這個事情又不好公之於衆,於是武則天在其外又罩上了一層說辭,說高宗晚年疾病嚴重,而洛陽氣候養人,適合養病,爲丈夫着想她決定居於洛陽,可以說這非常契合武則天的陰險而縝密的性格。

但是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就可以看出,這是因爲武則天身份而採取的措施。武則天之父武士彠本來是一木材商,後來資助李淵起兵而獲得高位,本不屬於關隴集團內部人物,而是以暴發戶性質登場,武則天自然也不算關隴集團內部人物。

唐朝都城在哪裏
  

三、客觀物質條件——生產能力與對外交通

這是客觀物質條件,具體來說就是經濟因素。

作爲一個國家的都城,除了能承擔政治任務,軍事任務之外,還有充足的經濟條件做保證。簡而言之,就是其自身能養活都城及其附近的衆多聚集之人口。但是很遺憾的情況是,長安的條件比洛陽相去甚遠,並不能很好的滿足物資供給的需要。這可以從自身的生產能力與對外交通兩方面來說。

首先, 從自身的生產能力上,長安的生產條件遠不如洛陽。長安位於黃土高原之上,由於地形的阻隔,降水量每年只有四五百毫米,而洛陽的降水量可以達到七八百毫米。從耕地數量來說,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條件,加上黃土易流失,肥力下降等問題,都嚴重製約了長安及其周邊地域的生產情況,遠不如洛陽的自然生產條件。

且長安的水旱災害頻發,其水災旱災頻率能達到洛陽的兩倍左右,如果正常年份還可以勉強應付,但是到災害頻繁的'年份,情況就變得很難處理,甚至連皇帝的飲食都不能正常保障,比如楊堅就曾被逼的率領羣臣到洛陽就食,被嘲諷爲“逐食天子”,記載如下:

乙丑,幸霸水,觀漕渠,賜督役者帛各有差。己巳,上親錄囚徒。庚午,契丹內附。甲戌,駕幸洛陽,關內飢也。——《隋書》

這樣也能看出,洛陽的自然條件確實優於長安。

其次, 從對外交通與運輸條件上,洛陽更是把長安甩了800條街,其祕訣就在於大運河的修建。

談到這個問題還得先說一下中國南北方的經濟重心問題。在秦漢等時期,由於北方人口聚集,開發較早,其糧食產量自然大於南方。但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長期戰亂,大量的北方人到南方避難,帶去了豐富的勞動力與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得南方的生產水平與產量迅速提高,經濟中心逐漸開始南移,並於唐宋時期正式完成。

但在唐代,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就已經非常明顯,南方的糧食物資產量已經超過北方。可以說唐代的立國就是以江南爲本,小小的江南承擔了大部分唐代的物資供應,使得唐代在國力衰藩鎮林立的情況下,仍得以苟延殘喘100多年。

唐朝都城在哪裏2

唐朝是怎麼滅亡的

開元盛世,權臣當道

唐玄宗搞政治是個狠人,在武則天稱帝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女性掌權,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皇后、長樂公主等,在武則帝駕崩後紛紛跳出來想要成爲第二個女皇,在這些根基深厚的政權中,唐玄宗像一匹黑馬一樣,殺伐決斷地奪取了政權,而這些女人都成爲了他的刀下亡魂。

剛即位的唐玄宗也是一位明君,否則唐朝也不會有開元盛世的巔峯,只是他後期癡迷於精神上的追求,自從把兒媳楊玉環弄到手後,後宮就整日處於鶯歌燕舞的狀態。單純從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感情而言,兩人可謂是琴瑟和鳴,但是從治理國家這一方面來講,顯然楊貴妃的存在,讓唐玄宗失去了正常的治國思維,唯親是用的統治手段,成爲了啃噬大唐根基的蠹蟲。

楊國忠仗着自己是國舅的身份,由小混混變成了宰相,瘋狂斂財;李林甫爲了討好唐玄宗一味的阿諛奉承,他提出了重用胡人的政策,唐玄宗欣然應允,爲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患,這是後話。總之,此時的朝堂在楊國忠與李林甫的操控下,進入了奢靡之風中,表面上一片繁華盛世、歌舞昇平,卻醞釀着巨大的陰謀。

安史之亂,元氣大傷

安山就是典型的扮豬吃虎,認比他歲數還小的楊貴妃做乾媽,以此來討唐玄宗的歡心,安山的懂事讓唐玄宗感到十分受用,高興之下就封了安山做了刺史,成爲了封疆大吏之一。這時候的唐朝在李林甫的慫恿下,軍隊權力逐漸加大,表面上還在皇帝的統治之下,卻出現了多家獨大的局面。

當安山對手中的權力感到不知足時,聯合史思明發動了“安史之亂”,兵馬直逼京城,唐玄宗哪裏還有了皇帝的威嚴,與楊貴妃等皇室宗親一起倉皇出逃,逃跑的路上,又發生了兵變,將士們認爲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完全是楊貴妃和楊家人之錯,唐玄宗面臨被逼宮的窘境,無奈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楊國忠則早就死在了將士的亂刀之中。

此時的唐玄宗利令智昏,早沒有了當初的殺伐決斷,太子李亨力挽狂瀾,把唐玄宗尊爲太上皇,重用郭子儀,歷經八年的時間才平定了叛亂。只是唐朝還是那個唐朝,卻已經元氣大傷,不見了輝煌的盛況,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空前的浩劫下,“百草荒廢,曾無尺椽”。

唐朝都城在哪裏 第2張
  

藩鎮割據,朋黨之爭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集權已經渙散,各地的封疆大吏都開始做起了土皇帝,名面上還恭敬朝堂上的皇帝,實際上手中的軍權與實力早就不把皇帝放在眼裏了。當那些軍閥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小山頭時,唐朝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皇帝對這些權臣已經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武將霸佔着土地和兵權,文官也不甘示弱地在朝堂上佔有一席之地,唐朝末期的“牛李黨爭”是最爲典型的代表,從李林甫與張九齡的爭鬥中就埋下了隱患,到了唐朝末期黨爭也愈演愈烈,最後唐宣宗技高一籌,以牛黨苟延殘喘、李黨離開中央而結束。朝堂上獲得了暫時的消停,卻加深了唐朝後期的.政治危機。

不管是武將霸權,還是文官黨爭,宦官在中間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宦官之所以後來能夠干政,還是從唐玄宗那裏打下的底子。高力士深得唐玄宗的重用,後期的宦官地位在宗室鬥爭與文官武將的奪權中節節攀升,甚至都影響到了皇帝與朝廷官員的任免。自古宦官干政就沒有好結果,顯然唐朝也沒有逃離這個亡國的必經“程序”。

土地兼併,農民起義

藩鎮割據的軍事局面下,軍閥們在霸佔着百姓的領土;文官的黨爭也都是基於利益的前提下,而他們的利益也是盤剝於百姓之中;宦官從中獲取的好處,同樣也是體現在房產、良田上。官員之間的攀比與傾軋,讓百姓苦不堪言。

久而久之,百姓面臨的就是土地不斷被兼併的慘境,百姓流離失所、無處安身,唐朝的經濟迅速走向蕭條,而國庫的財產逐漸都成爲了官場人的囊中之物,這時候各方勢力都在做自己的打算,等待的也只是一個契機。

在惡性循環的情況下,百姓沒有生路只能起來反抗,最爲出名的就是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一首菊花詩:“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給唐朝政權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此時的唐朝已經不堪重負,成爲了是誰都敢咬一口的肥肉。

朱溫本是跟着黃巢起義的農民軍,後來歸順了朝廷,憑藉着鎮壓義軍有功被封了個招討副使、節度使,慢慢他也成爲了封疆大吏,最後把唐朝的政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裏。公元907年,朱溫終於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逼迫唐哀帝禪讓,自己登基稱帝,史稱“後梁”,國祚289年的唐朝宣告滅亡。

小結

唐朝的盛世不是一蹴而就,它的滅亡也是溫水煮青蛙。先是藩鎮割據,後來又有了朋黨之爭,再有宦官在裏面橫加干政,大好的唐朝江山被這些人攪得一團糟,最後受罪的還是普通的百姓,百姓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只能造反,一些勢力趁機而起,唐朝就是這樣慢慢衰亡的。

除了上面所說的導致唐朝滅亡的原因之外,追本溯源,唐玄宗是毀壞唐朝根基的罪魁禍首,如果不是他老年時期利令智昏、唯親是用,唐朝也不會急速衰敗。可見做一個好皇帝不容易,想要毀掉一個江山只要糊塗就夠了,唐玄宗本人也是一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人。

唐朝都城在哪裏3

一、唐朝盛世概述

盛世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朝代,這個時期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均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成爲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在唐朝盛世,出現了許多文化名人,其中包括了一些傑出的酒文化人,他們對於唐朝盛世名酒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盛世唐朝酒的種類

在唐朝盛世,人們對於酒的熱愛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形成了以黃酒、白酒和陳酒爲主要類型的唐朝盛世名酒。其中,黃酒是用高粱米等多種穀物爲原料,經過多次釀造而成,酒味甜美,色澤金黃;白酒則以高粱爲主要原材料,特點是清香爽口、度數高;陳酒則以釀造後放置陳化而成,酒質之優異也爲唐朝盛世名酒之一。

唐朝都城在哪裏 第3張
  

三、唐朝酒文化

在唐朝盛世時期,酒文化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系。酒桌上,宴席的禮儀和飲酒方式十分注重,已經出現了“勸進”、“相敬如賓”等一些傳統的飲酒禮節。同時,唐朝的文人雅士也對於酒的熱愛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很多文人都會將自己對於酒的熱愛寫入詩詞中,形成了唐朝盛世的酒文化。

四、唐朝盛世名酒的影響

唐朝盛世名酒不僅僅是一種美味佳釀,更代表了唐朝盛世文化的一部分。它們的出現和釀造技術的不斷提升,標誌着唐朝人文化審美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在唐朝萌芽的精神文明,更爲現代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對於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