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

本文已影響2.74W人 

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環境污染已成爲影響我國公衆健康的危險因素之一。一些與環境污染相關的疾病總體呈上升趨勢。健康風險不容忽視。下面就來看看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

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1

1、大氣污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健康,引起感官和生理機能的不適反應,產生亞臨牀的和病理的改變,出現臨牀體徵或存在潛在的遺傳效應,發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

2、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污染物進入人體,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鉻、銨類、笨並芘等,還可誘發癌症;

3、噪聲對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損傷聽力,干擾睡眠,誘發多種疾病,影響心理健康。

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四十二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範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僞造監測數據,或者不

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2

環境污染健康損害的危害是什麼

1、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

(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內濃度很高,或者幾種污染物聯合進入人體可以對人體造成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劑量的污染物持續的作用於人體產生的危害。如大氣污染對呼吸道慢性炎症發病率的影響等。

(3)遠期危害: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一般是經過一段較長的潛伏期後才表現出來,如環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環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因素。

物理因素,如放射線體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質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學因放,如熱帶性惡性淋巴瘤,已經證明是由吸血昆曳傳播的一種病毒引素的。化學因素,根據動物實驗證明,有致癌性的化學物質達1100餘種。

2.有害化學藥品對生物的危害

農藥是一類常見的有害化學藥品。人們在利用農藥殺滅病菌和害蟲時,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多種生物造成危害。

許多農藥是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生物體吸收以後,會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致使這類有害物質在生物體內的含量遠遠超過在外界環境中的'含量,這種現象稱爲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隨着食物鏈的延長而加強。例如,幾十年前DDT作爲一種高效農藥,曾經廣泛用於防治害蟲。美國某地曾經使用DDT防治湖內的孑孓,使湖水中殘存有DDT,而浮游動物體內DDT的含量則達到湖水的一萬多倍。小魚吃浮游動物,大魚又吃小魚,致使DDT在這些大魚體內的含量竟高達湖水的八百多萬倍。

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 第2張

3.重金屬對生物的危害

有些重金屬如Mn、Cu、Zn等是生物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屬如Hg、Pb等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毒害作用。生態環境中的Hg、Pb等重金屬,同樣可以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體內大量濃縮,從而產生嚴重的危害

對水蚤生命活動的影響

通過演示實驗可以看出,Hg對水蚤有毒害作用。科學家們發現,自然界中的Hg在水體中經過微生物的作用,能夠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被甲基汞污染了的海水中,藻類植物改變了顏色,海魚也大量死亡。科學家們還發現,質量濃度僅爲4mg/L的PbCl2溶液,就能明顯地抑制菠菜和番茄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可見,Hg、Pb等重金屬對於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是十分有害的。

5.富營養化對生物的危害

富營養化是指因水體中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含量過多而使水質惡化的現象。水體中含有適量的N、P等礦質元素,這是藻類植物生長髮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這些礦質元素大量地進入水體,就會使藻類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這些生物死亡以後,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明顯減少。

接着,生物遺體又會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出硫化氫、甲烷等有毒物質,致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發生富營養化的湖泊、海灣等流動緩慢的水體,因浮游生物種類的不同而呈現出藍、紅、褐等顏色。富營養化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華”,發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

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這些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會使池塘和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池塘和湖泊的富營養化不僅影響水產養殖業,而且會使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嚴重地影響人畜的安全飲水。

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3

隨着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環境問題已經構成了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當前,環境與健康工作已經引起國際社會和公衆的高度關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亞洲開發銀行已共同組織了召開了六屆東亞及東南亞區域環境與健康論壇高層會議,就環境與健康政策和干預措施的制定,衛生與環保部門合作機制的建立等問題進行議定,發佈了《區域環境與健康論壇憲章》。

在我國,環境與健康工作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衛生部與環保部聯合舉辦了五屆環境與健康論壇;2007年衛生部、環保總局等18個部、委、局聯合發佈了《國家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計劃就我國的環境與健康2007年至2015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環境對健康最大危害 第3張

目前,我國環境與健康工作遇到了空前的機遇與挑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卻越來越不“健康”,空氣污染,導致霧霾天氣頻發,過高濃度的PM2.5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中長期影響不容小視;地表水、飲用水受污染,造成局部地區癌症高發,甚至出現了“癌症村”;

持久性化學污染物,尤其是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在環境中廣泛存在,造成不孕症比例的增加和性早熟現象的出現;土壤受重金屬污染,兒童血鉛超標,污染區大米鎘超標;手機、家用電器廣泛使用,電磁輻射幾乎無處不在,環境電磁輻射能夠造成的精神層面和生理層面的影響已有所凸顯;極端天氣、氣候變化,造成超額死亡的增加;農村出現工業和生活雙重污染,環境與健康工作缺乏管理;

化妝品、涉水產品、消毒產品等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性問題時有發生;公共場所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和衛生管理還需進一步提高;醫院環境和物體表面病原微生物污染問題突出,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存在盲區。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在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強環境與健康工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