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

本文已影響2.86W人 

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清明節一般都是會進行去掃墓的,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下面看看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及相關資料。

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1

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雖然陽曆日期並不確定,但都有固定的陰曆日期,至於清明節的日期,無論陰曆還是陽曆都是不確定的。專家介紹說,這是因爲其他節日都是以陰曆日期確定的節日,也就是“直接確定好了陰曆哪一天過節”,清明節則是以節氣確定的節日,而節氣對應的日期是不確定的。

山東師範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李寶洪介紹說,其實不光是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相對日期都是不確定的,因爲清明節是傳統節日,加上現在又要放假,所以大家關注度更高一些,纔會對清明節氣對應日期的變化更加敏感。

清明節每年時間幾乎都是不一樣的,清明節是一個太陽曆法的公曆日期,固定在公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清明節的農曆日期每年都是不同的,是太陽運行到特定位置上的公曆日期。

地球公轉一週爲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爲春分,而後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廿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最多相差兩天。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月相29.5天的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

一年12個月,每月卻是以30爲基本天數,這就必然會差異。 按陽曆計算,清明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這時就可以定爲清明。

古人將清明分爲三候,即初候,桐始華;二候麥花,田鼠化爲駕,牡丹華;三候柳花,虹始見。清明節氣來臨之際,我國大部地區,萬木凋零的景象已經逐漸消失,而代之的是駕飛草長、柳綠桃紅的畫面。這時春色已濃、陽光明媚、惠風和暢、楊柳垂絲、綠草如茵。

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清明節氣與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農諺“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就說明了清明節氣對農業耕種的重要性。

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爲清明節的來歷之一。

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2

與清明情況類似的還有冬至,有的地方把這一天稱爲“冬至節”,因爲也是以節氣確定的節日,所以“冬至節”的日期也是不確定的。

清明具體時刻決定於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

李教授介紹說,二十四節氣是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的.,“黃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在天球上的投影,是一個圓,視太陽從春分點出發,每前進15度爲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爲一回歸年

合360度,因此分爲24個節氣。實際上,每個節氣對應的是一個具體的時間點,而不是一整天,比如今年清明的準確時間就是4月4日17:05:36,大家習慣說4月4日清明,是因爲這個時間點處在4月4日。

從春分點出發,過15度就是清明,這個時間段是確定的,也就是地球公轉週期的1/24。然而,地球公轉週期是365.2422天,陽曆曆法上的一年則是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節氣的特定時刻每年也會“順延”,如果順延的結果使得某個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到了後一天,這個節氣對應的日期也就發生了變化。

與此同時,爲了修正曆法中一年的長度與地球公轉週期之間的偏差,陽曆曆法中又有“閏年”制度,每4年會多出2月29日這樣一天,這樣一來,某個節氣又可能因爲閏年而拖後一天。

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 第2張

清明節日期不確定還有可能出現在4月6日

去年和前年清明節日期都是4月5日,今年則是4月4日,而今年又是閏年,有人因此認爲今年清明“提前”是因爲閏年。李教授說,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閏年只是決定清明日期的因素之一,清明到底在哪一天,是由每年的“順延”和閏年的因素共同決定的,而且是一種累積的結果。

從李教授的分析不難看出,曆法中一年的長度與地球公轉週期的偏差造成節氣“順延”,而閏年則導致節氣“提前”,所以清明到底在哪天,要看這兩種因素影響的大小,但日期差異會在3天內。

照此推斷,清明也可能出現在4月6日,可很多人都沒有這樣的印象。這是因爲,上一次清明出現在4月6日距今已經很久遠了。有資料顯示,上一次清明出現在4月6日是1939年,2050年之前這種情況不會再次出現。不過因爲沒有進行相關考證,這種說法沒有得到專家證實。

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3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清明節具體是哪一天 第3張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

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