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本文已影響7.77K人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調查問卷發現,有63.97%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後不會選擇進入工廠、工地、車間等一線基層崗位,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1

“藍領”不受青睞,追新興職業成潮流

近日,《中國青年報》教育科學部向全國職業院校學生髮放調查問卷,瞭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意向。共收到有效問卷26596份,其中50.25%爲大二學生,44.44%爲大三學生;從專業大類上看,40.31%爲理科類學生,26.65%爲工科類學生。 圖表製作:楊潔

畢業不到兩年,江西某職業學院自動化專業的吳鑫(化名)換了3份工作,起初通過校內招聘會,在一家老牌的企業做焊工,工作3個月後,他發現和單位裏的人沒法說得上話,整天只能跟一羣“啞巴”機器打交道。於是,他選擇從工廠果斷“逃離”,之後做了一段時間的銷售,如今成爲婚禮司儀統籌,負責和新人對接婚禮流程。

吳鑫不是個案。選擇“逃離”工廠,不願意去車間工作,好像在年輕人中成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就業趨勢。甚至在以培養一線技能人才爲主要目標的職業院校學生中,也存在蔓延的趨勢。

近日,《中國青年報》教育科學部向全國職業院校學生髮放調查問卷,瞭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意向。問卷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不願選擇當“藍領”。

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多位職業院校教師發現,“去工廠化”“去基層化”的就業趨勢愈加明顯,新興的電商類崗位受到職業院校學生追捧。不少受訪的“大國工匠”也呼籲,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要回歸技術類崗位,爲製造強國的發展提供青年力量。

該調查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26596份,其中50.25%的爲高職院校大二學生,44.44%爲高職院校大三的學生;從專業大類上看,40.31%爲理科類學生,26.65%爲工科類學生。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超六成受訪職業院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2021年6月畢業後,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專業的楊顏旭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與老師合夥創業,“進國企或其他單位,讓我規規矩矩地上班寫代碼,那種生活太枯燥了。”

現在,他所在的創業型公司,一入職,就讓他掌管了4個高校的自媒體賬號運營,“直接把後臺的數據全部開放,這在其他的單位是不可能做到的。”最吸引楊顏旭的是,入職3個月,他學會了怎麼去運營自媒體賬號,怎麼和不同高校打交道,怎麼搭建新媒體矩陣,這一切新的知識經驗源源不斷地豐富着他的頭腦。

楊顏旭介紹,班上30個同學,只有兩個去做了專業對口的編程崗位,其他28個同學分散到了很多不同的行業。楊顏旭觀察身邊的朋友,他們普遍的想法是,如果去一個國企單位從“藍領”工人做起,“可能把自己一輩子的銳氣都磨沒了”。在他們看來,“躲在”那個地方熬年頭,“只會感受到安穩”。

另一層的原因是,與其在基層崗位十年磨一劍地打磨技術,不如多闖蕩闖蕩,楊顏旭覺得, “幹嗎非要做這麼一件事情,如果真的做好了這件事情,我又能怎麼樣。”

調查問卷發現,63.97%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後不會選擇進入工廠、工地、車間等一線基層崗位,此外,只有32.8%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髮現周圍同學畢業後會選擇電工、焊工等實體經濟崗位。

在一場校園招聘會上,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王志明曾看到一個鮮明對比的場景:在互聯網等大公司的招聘臺前排着長長的隊,而在製造業等企業招聘臺前應聘的同學卻寥寥無幾。“與之前相比,學生就業的目標趨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機械類的學生不願意再去勞動密集型的崗位。他們更喜歡新穎的、更光鮮亮麗的崗位。”

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處、校企合作處負責人盧文澈分析,一方面工廠的工作勞動強度大,有些崗位需要一天工作10個小時左右,而月薪平均只能拿到6000元左右,很難吸引學生前來就業。另一方面現在市場就業多元化,提供了電競主播、電商等不同類型的新型職業。

此外,他認爲大部分製造業崗位的職業認可度也不斷在下降,畢業生很難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陝西一家軍工企業每年都來學校招聘,往年前來競聘的學生早早在崗位前排隊,“學生拼了命想擠進這樣的軍工企業,都會去投簡歷,但近兩年,風向一下子變了,招聘的情況一年不如一年了。”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重因素導致職業院校學生不再青睞“藍領”:61.9%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會因一線生活枯燥單一而不願意去製造業基層,61.04%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對製造業基層的工作前景不看好,52.87%則是覺得工作環境差,40.01%認爲基層工資低,31.35%則因爲工作中交友圈子太窄而不願去一線工廠。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第2張

學生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跟着潮流走

畢業後,1999年出生的中職畢業生張宇(化名)和同學一起去了杭州,他選擇了電商,後又跟着朋友創業,做智能家居的維修安裝工作。

和他同批的畢業生胡鑫(匿名)在畢業短短兩年之間,追着“熱崗位”換了4個工作。畢業時,按照學校統一的安排,學電子類的胡鑫去往江西的.一家企業維修智能化設備。那時候兩人常私下互相吐槽工作現狀。對於18歲的胡鑫而言,單位的工作陷入了枯燥的循環之中,常常是一個類型的設備問題反覆出現。

再也受不了重複單調的日子,又逢電商行業興起,胡鑫轉而去了杭州,從事電商工作;後幹了一段時間,嫌電商帶貨太慢,他去教育機構做銷售。聊天之中,張宇能很明顯地感覺到,身邊朋友都對工作“沒有清晰的規劃,都是跟着潮流走”。

問卷調查顯示,45.13%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選擇個人成長速度快的崗位,44.36%的職業院校學生會因爲工作自由而選擇該崗位,20.4%的學生會看重工作是否時尚,是否好玩。

江西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輔導員肖星星則有更深刻的體會,剛畢業的學生更偏向去互聯網、房地產等行業工作。還有一部分孩子畢業後不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總是追着熱門職業走。他曾接觸過一個電子電器專業的學生,成績優異,技能也過關,但畢業前聽家人說做建築行業好,轉而又去學做建築。

學生擇業觀變化快的背後存在着一系列問題:對熱門的崗位、企業越感興趣,而能“坐冷板凳”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少了。“他們更喜歡更實在的、付出後能夠立即變現的技能”。肖星星觀察到,有孩子愛拍短視頻、剪輯視頻,上網發佈後,很快就可以收費了。“但從基層崗位成長起來的高技能人才、大國工匠之類,都需要一種持續不停地鑽研技術的定力。”

“國家要培養一個機械製造的職業院校學生是要付出較高教育成本的,如果有專業技能的學生畢業後越來越不願意從事技能型工作,是非常可惜的。”盧文澈認爲,這與國家培養職業教育人才的初衷相違背。

同時,在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選擇上也發生着細微的變化。某職業院校招生辦處長曾研究過每年的畢業生數據,幾年前,他所在的學校每年畢業生有五六千人,而製造類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多達3000多人,最高可以佔比六成左右。而近年來,每年畢業生人數7000人左右,但製造類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卻下降到了2000人左右,“從整體的比例來看,學生是明顯減少了,學生不願意選擇製造類的專業學習就業了。”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第3張

各方呼喚職業院校學生迴歸技能崗位

30年的時間,維修電工齊名把“冷板凳”坐熱了。他主持創新167項科技成果,獲得5項國家專利,使公司收穫的循環經濟效益達5500餘萬元。

華北製藥金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大國工匠”齊名的工作一直是圍繞着電力維修鑽研的。剛畢業那會兒,他也是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1991年,他被分配到110車間高壓檢修組當了一名電工,剛開始時對工廠高壓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等工作摸不着頭腦,那時候,他就想着那就在幹中學,在學中幹。

2001年,一臺意大利設備停機,如果將設備運回意大利修理,生產損失至少上千萬元;如果請技術人員來修,從上飛機開始計酬,每小時上千元,花費也得幾十萬元。齊名報名想試一試攻克這個大難題,兩天的時間裏,不斷地拆裝、測試,終於查出是一個電阻燒壞了。他花0.1元買個新的換上,機器恢復正常。

但30年後,他發現時代變了,95後的小孩不願意來車間幹活兒,有的來了不到一年,覺得工資收入不高,轉而去了外企或者自己創業了。有時候他帶着年輕的小夥子去車間維修機器,幹着幹着,就聽着小夥子說,這工作太苦了,自己幹不來,撒手不幹了,“很容易打退堂鼓”。

齊名也理解年輕人,畢竟在車間基層做電工維修的工作,從傳統觀念來看“不熱門、不吃香”,要吸引青年畢業後來基層鍛鍊,齊名覺得,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對職業的熱愛,對技術的熱愛,有興趣才能研究鑽研,才能成爲高技能人才。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第4張

如果要進一步真正實現製造強國的夢想,齊名覺得,得需要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工作做好。他打了一個比方,好比社會是一臺精密的儀器,如果每個零件都正常運轉,機器的性能就會穩定;但如果只有極個別的運轉好,有的零件不停更換,那機器就做不到高效運轉。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鉗工首席技師郭銳也感同身受,要讓年輕人願意下基層、願意來工廠,得讓他們有職業成就感、獲得感。他曾有一個研究生畢業的徒弟,第一年來單位基層鍛鍊,沒幹多久小夥子就打算離職。溝通之中,小夥子覺得自己未來是想做高技術研發的,不應該在車間度日,沒過多久,這位研究生就去備考公務員,離開了這個單位。郭銳發現,企業也要想想辦法“留住人才”。

王志明認爲,傳統的密集型、流水線型上的崗位未來會被機器取代。因此,製造業企業也要加快基層崗位的轉型升級,改變現在工作環境差等現狀,鼓勵高新技術類企業吸納高技能水平的人才、複合型技能水平的人才,慢慢社會對基層崗位的認知也會發生變化。

“如何切實發揮職業教育對高素質產業工人的支撐作用,始終立足我國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需求,將成爲我國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重要戰略選擇。”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劉曉、錢鑑楠合作撰文建議,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層次,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優化技能型人才評價辦法,提升產業工人待遇水平。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2

有人覺得技術是很重要的,即便上了大學畢業之後也要找工作,大學裏所學的專業在社會上的飽和度是很高的,技術崗位極度缺乏人才,所以學好技術是很重要的。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第5張

有人覺得上大學才最重要,同樣做着一份工作,本科生和專科生的工資具有很大的差異,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工資也是天壤之別,這個現象非常普遍。

現如今研究生的數量在增加,也說明在社會上有一紙學歷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兩者誰對誰錯,但是關於這兩個問題,國家已經在中考的時候做出了選擇。

職業高中畢業生的發展前景

自從中考改革之後和高考的重要程度也相差不大,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中考的重要程度要高於高考,因爲中考後學生的成績已經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普高一部分是職高。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第6張

部分地區對於中考的改革非常嚴格,據有人爆料中考要增加美術和音樂的學科,還有人爆料說會降低英語的比重,提高體育的比重。

網上關於普通高中的入學率話題,大家有着不一樣的說辭,聲稱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接近一半,這個消息讓許多家長坐立不安,畢竟現在職高的建設不夠完善,不如普通高中。

大部分的職業高中是沒有達到國家標準的教師,也沒有教師資格證,如果學生進入到這樣的學校就讀之後,也會像一個“小混混”一樣,沒有哪個家長希望孩子走這條路。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第7張

對於正在找工作的人來說,不管是在網絡上投簡歷還是在現實當中面試,首先門檻就是學歷,很多用人單位已經將最低學歷改爲了碩士研究生,讓本科生望而遠之。

現如今中專學歷的人羣是很難找到工作的,他們的前景可以說是一片黑,因爲學歷的問題也會遭受到別人的冷眼旁觀,甚至是歧視。

職業高中畢業生的現狀

職業高中畢業生的優點就是擁有很乾練的技術,但現實往往是非常殘酷的,他們只會一門技術,所以就業方向非常狹隘,根本上沒有選擇的權利。

衆所周知,在職業高中就讀的學生畢業之後就會當一名“藍領工人”,雖然收入能夠月入過萬,但是屬於一份體力活,經常會讓身體受傷,這也是最大的一個困境。

在很多人的眼裏,比較體面的工作有醫生或者是教師等職業,大家不會想象藍領工人到底是一份怎樣的職業,他們的晉升空間不被大衆熟知。

超六成職校畢業生不願當藍領 第8張

對於這種藍領工人來說,他們是沒有任何晉升空間的,可以直接說,只要不換工作,年輕時候做的工作和老了之後做的工作是相同的,這也是他們的就業困難之一。

這些藍領工人雖然月收入比較高,但是工作環境非常差,甚至不夠乾淨和衛生,他們的工作任務也是比較繁瑣的,基本上都屬於體力活,可能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

這種人羣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想換一個輕鬆的職業,所以這類工作的穩定性不高,而且流動性大,經常會出現招聘的情況,就是因爲留不住人。

職高畢業生雖然剛開始經歷了一些挫折,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