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

本文已影響2.06W人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寶寶出生以後,新手媽媽們面臨的第一大難關就是哺乳,而外對於產婦們來說,他們的奶水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以下詳細瞭解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1

1、寶寶吃不飽

如果出現寶寶吃不飽的情形,很有可能是母乳不足導致孩子情緒、動作發生變化。比如奶水沒有時寶寶仍然吸吮媽媽的乳房,又或者是寶寶吸奶時很費勁。有時吃奶時孩子會情緒大變,不停的哭鬧。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是母乳不足導致的症狀。

2、寶寶排泄少

平時要注意寶寶的排泄情況,孩子一天排尿少於八次、大便稀少或呈淺綠色,這些都暗示着母乳不足。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

3、寶寶體重增長慢

通過給寶寶稱體重的方式也可以證明母乳含量是否充足。孩子家長可以從孩子出生後的第十天,到哺乳期前後給孩子稱一下體重。如果寶寶體重增長的比較快,說明吸收的比較好,奶水充足。如果體重增長緩慢,則說明奶水不足。

4、哺乳時間過長

當媽媽餵奶的時間超過了二十分鐘,寶寶吃奶很費勁或者奶空時仍然含着媽媽的ru頭不放,則說明母乳不足。

5、哺乳間隔時間短

哺乳間隔的時間過短,也可以說明母乳不足。比如才吃完奶的寶寶又要吃奶。

6、媽媽乳房判斷

通常情況下,媽媽生產完後的兩週會感覺到乳房脹脹的,靜脈會顯露出來,如果沒有這種表現,則說明媽媽的母乳不足。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2

一、母乳不足的5個特徵

1、根據孕產媽媽的乳房鬆軟及脹滿的程序判斷

產婦可以用手輕壓乳房,如果乳房比較鬆軟、經常沒有乳房脹滿的感覺,並且很少看到乳汁像水一樣往外噴的情況,則說明乳汁不足。

2、根據嬰兒吃奶時的“表現”判斷

寶寶的吃奶時間很長,而且經常不認真的吮吸乳頭,有時會像“玩”一樣的突然鬆口放開乳頭開始哭鬧不止,並且產婦在餵奶的時候總聽到寶寶的吞嚥聲,則表明產婦的奶水不足。

3、根據嬰兒的睡眠程序來判斷

哺乳後,寶寶還會經常哭鬧,即使入睡也不踏實,不一會兒又出現覓食反射。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 第2張

4、根據嬰兒的成長指標來判斷

嬰兒體重增長緩慢或停滯。0

~3個月的寶寶,如果確認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一週內的體重增加沒達到100克,就很有可能是母乳餵養不足,就要馬上考慮補充配方奶。

5、根據嬰兒的小便次數來判斷

寶寶大小便次數減少、量少。新生寶寶大小便每天10次以上,2~6個月以後,雖然有個體差異,但一般平均每天5~6次,次數特別少時就要考慮是不是母乳不足。

二、新生兒奶不夠吃怎麼辦

你可以多喝一些鯽魚湯,多吃鯽魚,花生燉豬蹄,排骨湯,燉雞。要吃一些有營養的就行了。如果寶寶還是不夠吃,你只好給他加點奶粉。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3

剛出生嬰兒餵養量標準

1、新生嬰兒吃奶量

剛出生的新生嬰兒吃奶的量應該根據體重來進行調配,一般每次30~60ml,每天6~8次。之後可以根據消化和體重的增長情況,慢慢的逐步增減奶量,直到嬰兒滿月時,每次餵奶量應該在90~120ml,餵養的次數可以慢慢減少。

2、一個月嬰兒奶量

當嬰兒足月時,是應該按需餵養的',就是嬰兒能吃多少就喂多少。這時候的嬰兒在兩次餵奶之間會感到很滿足,通常會安靜的睡3~4各小時,如果沒有吃飽的嬰兒在這期間會哭鬧。一般每天喂6~7次奶,每次間隔3~4各小時,每餐應該吃80~120ml左右的奶,最多可以吃到150ml。

3、當嬰兒2~3個月時的餵奶量應該增加到150~200ml,每天喂5~6次,每次應間隔4小時左右。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1、按排便次數判斷

若完全依靠母乳餵養,以24小時計算,新生嬰兒排便次數達6次以上,則理論上可以判斷新生嬰兒奶量充足。如果每天24小時的排便次數不超過4次,媽媽們就要留心了。這種情況表示奶量不足,寶寶還沒有吃飽。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 第3張

2、按排便形狀判斷

另外,排便形狀也可以初步判斷嬰兒攝入足夠多的奶水。一般情況下由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形狀通常爲軟便。如果嬰兒吃飽喝足,每日至少排便2—4次。如果母乳餵養的嬰兒排便不足2—4次,便狀呈綠色泡沫狀,如遇這種情況,建議媽媽考慮增加嬰兒奶水攝入量。

3、按嬰兒體重判斷

除依靠排便情況判斷外,嬰兒體重的變化,媽媽們也要格外留心。6個月內的嬰兒,健康無恙的話,每月體重應增加600克,平均到每週應該是125克。大於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倘若孩子體重增長過於緩慢,與該統計差距較大,媽媽們就要趕緊考慮孩子奶水攝入量的問題了。

剛出生嬰兒餵養量標準就爲大家介紹到這裏了,大家可以根據以上的介紹標準來餵養寶寶,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吃飽了的狀態來調整哺乳需求。新生寶寶不能吃太多也不能餓着了,這就需要寶媽多觀察多領悟體會。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4

母乳餵養的好處

營養均衡:母乳具有孩子6個月以內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幾乎所有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6、鈣、鐵、鋅等。

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母乳中各種營養成分都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並能減少食物過敏發生;此外,不同時期母乳的營養成分有所不同,能很好的滿足生長髮育不同時期孩子的營養需求。

能夠預防孩子感染:母乳(特別是產後5天內分泌的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可增加嬰兒的抗感染力。

能促進親子關係和發育:母乳餵養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最佳途徑。

最省錢、方便。

鼓勵完全母乳到生後4個月。

注意:建議從生後15天開始適當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D。

嬰幼兒餵養“新策略”

“有的育兒書說母乳喂到七八個月就沒營養了,有的說應喂到兩歲,哪個對呢?”

其實,科學育兒就是四個字:因人而異。當然,育兒既然講科學,就要有科學的指導原則,這也是經過調研後,不斷改進的。以前常說4個月開始吃蛋黃,但現在世衛組織的結論認爲如果純母乳餵養,蛋黃就不適合作爲寶寶初加輔食的首選了。

嬰兒母乳不夠吃的表現 第4張

6個月內光吃母乳就足夠

新觀點: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6個月之後,嬰兒必須添加輔食。

老觀念:以往認爲,不管哪種餵養方式,嬰兒4個月時就應添加輔食,如果孩子不吃,那拖到一歲再吃也沒關係。

餵奶時要注意肌膚接觸

新觀點:“新策略”首次提到母親在哺乳中的聲音、擁抱和肌膚接觸,能刺激嬰兒大腦反射,促進嬰兒智力發展,有利於促進心理髮育與外界適應能力的提高。

老觀念:以往的餵養指南沒有對嬰兒心理髮育與餵養的關係給予足夠的認識。

輔食應先吃穀類食物

老觀念:以往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最先推薦的輔食是蛋黃。

新觀點:添加輔食原則:及時、合理、安全和符合營養要求。嬰兒生長至6個月時,消化系統及各器官的協調性已發育成熟,必須開始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嬰兒首次添加輔食應從米粉(或米糊)開始,穀類不但提供較高的熱能,還能補充鐵,是最容易被嬰兒接受的食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