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10篇)

本文已影響5.82K人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10篇)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1

我們班的睿睿是個很調皮的孩子,中午從來都不乖乖的睡覺。在牀上他的小手總是忙個不停,不是摸摸這就是敲敲那的,總能弄出點聲音,每天我都要費好大的精力去哄他睡覺。

又到了午睡的時間了,別的孩子都已經安靜地睡着了,只有他還沒睡。我走到他身邊,輕聲的對他說:“睿睿最乖了,快睡覺,睡覺起來好有精力玩遊戲。”他乖巧的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

過去了幾分鐘,睿睿那裏又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我又一次走到他身邊,低聲的對他說:“睿睿,你要是今天睡得好,我第一個叫你起牀,好不好?”他又笑眯眯的點點頭。

可是又沒過多久,一陣輕微的歌聲傳到了我的耳朵裏,是睿睿在唱歌。爲了不讓睿睿干擾其他孩子的休息,我決定喊他起來。於是,我第三次來到了睿睿的身邊,還沒等我說話,他就笑嘻嘻的對我說:“劉老師,我們來拉鉤,拉了勾我就睡覺。”說完還主動的伸出了小手。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我伸出手跟他拉起勾來,最後還刻意用大拇指改了一個“印章”說:“蓋了章一百年都不能變,快睡吧。”“好的,我馬上睡覺。”說完他立刻轉身躲進被子裏閉上了眼睛。不一會就聽見睿睿均勻的呼吸聲,他睡着了。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2

不要讓驕傲成爲過去式

寶寶快滿22個月了,只要你用心去觀察,總會發現寶寶像在春雨滋潤下的小樹苗,每天都在進步。萬物都有它的生長規律,不能操之過急。

生活中,我讓寶寶幫我做許多事。比如幫爸爸找一下手機,幫爸爸遞一下遙控器,幫爸爸拿一件衣服……每到這個時候,寶寶總是異常地高興,看着她那麼認真的表情,我亦如此。我想她該是爲自己能做很多事而高興。我呢,更爲她是個小助手而高興。

但是,有時寶寶讓我既爲她的能力驚喜又爲她的安全擔憂。每當在公園玩時,她總學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做一些對她來說比較危險的動作,完全忘記自己有多大,我們勸阻,她卻拒絕。她這種“不服輸的意識”也讓我不忍心去抹殺,我不想認爲那是錯的。

我希望寶寶在玩中用她那稚嫩的童心悟出一些東西。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或悟出的東西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也是一種“創造力”。

我喜歡問問寶寶的感受,寶寶也總是用她那簡短的語言回答着我。從她回答我一個字到一句話,從一句話到主動和我說,我們總是聊得很開心。父母和孩子彼此都是對方的驕傲。所以請尊重孩子的成長時間表,不要讓驕傲成爲過去式。

孩子其實懂得很多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很“固執”的老師。我總是相信每個學生,我不喜歡強加給學生什麼。

因爲我給學生的“提高”的定義是:品德提高,個性提高,習慣提高。有了這些,難道還不夠嗎?學習成績?哦,也就是某些人認爲的分數,難道有了前者還沒有分數?

我的孩子還小,由於各種原因,她一歲半時我就把她送進了早教託班。如今三個月過去了,她令我很驕傲,聽老師說,她是最小的,卻是最能幹的,我相信老師說的,更相信寶寶,其實每個寶寶都懂得很多,我們要相信他們。

每天早上我送她去園裏,在門口我就把她放下讓她自己走進去,一次,看着她的背影我流淚了——寶寶真棒,她和老師同學打完招呼,自己把鞋脫下並且放在規定的位置,轉過頭說了聲“爸爸再見”。我還能說什麼呢?我讓老師把她在學校的情況拍一些照片給我,看過之後,我更發現孩子的世界是最精彩的,比童話裏還美好。現在她懂得的一天比一天多,每天總會說出讓我感到無比幸福的話,這些話語也許我6歲的時候還不會說的。才22個月,她懂得了表達自己的意願,懂得了做力所能及的事,懂得了禮貌待人,懂得了將好吃的好玩的與別人分享,懂得了不隨便丟垃圾,懂得了將飲料瓶丟進可回收垃圾箱裏,懂得了上課認真聽講,懂得了回家畫畫、聽音樂、講故事……

不要要求孩子太多,因爲孩子懂得的已經很多;不要給孩子強加目標,孩子心裏早有方向;不要總說孩子不對,孩子總是在錯中找出對的。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3

我園爲了豐富孩子們的戶外活動生活,新增添了大型玩具攀爬網,輪到我班玩的時候,我們把幼兒帶到攀爬網前,多數孩子望而卻步,但我發現有幾個男生在躍躍欲試,試了幾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給予幫助,高高的網架頂端忽然出現了一個靈巧的身影,我本能的大叫起來:“王藝航小心點”,這時王藝航的活躍近一下子沒有了,停在那裏不知如何是好,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安:“老師我錯了”。王藝航的緊張不安讓我有點莫名其妙,他不敢直視我,讓我突然感到我的善意提醒阻礙了他的攀爬嘗試,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帶着反省和內疚,我對王藝航說:“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老師相信你,你能快速的爬上去,你也會勇敢的爬下來,但你一定要小心抓緊網子,安全着地”,和藹可親的話語消除了他的不安。孩子們在我的支持助威下,在孩子們的“加油”聲中,王藝航穩穩當當的安全着地。

從他的眼神中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善意的提醒有時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不安和壓力。因此類似的情形,作爲教師一定要變換語氣,不要把自己的擔心傳遞給孩子,要給孩子一種支持的力量!

一直以來,我們中班裏的衛生、物品的擺放等各方面工作因孩子還小,所以都是有老師來做,近期一段時間,因我們班正在進行摺紙活動,我發現孩子在玩紙時經常不自覺的隨手丟紙屑,這樣既影響了班級衛生,又給孩子養成一個不良的行爲習慣,爲此我便在班中設立了值日生,每天有六名幼兒共同做當天清掃垃圾、物品擺放等值日工作,剛開始儘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時常出現孩子做完值日,老師再重新整理,這樣既費時,又不利於孩子責任感的養成,於是我改變方法,讓孩子自選該做的事情,讓孩子充滿興趣的去做,這樣既調動了孩子的主動性,又能夠使孩子認真負責的做好各自的工作。

值日完成後老師也不用再去特意整理。通過觀察我發現利用值日生,既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技能,又能使他們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還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並能勇於擔當。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4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一件非常細緻的工作。教養員要靈活而機智的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對幼兒進行系統教育。

循循善誘,向幼兒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點要求的時候,事先都經過周密考慮,做到要求合理。根據幼兒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漸進。開頭的時候,我只要幼兒掌握簡單的生活規則。比如,上作業課的時候,要安靜地坐好,不防礙別人等。接着,提出關於社會行爲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禮貌,看到阿姨要問好,接受人家的禮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幫助要道謝等。

從幼兒的能力來看,既是履行一些內容極其簡單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養員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們接受不了,那麼這樣的要求就會落空。當幼兒做不到教養員的有些要求時,往往會對自己的能力喪失信心,並且對教養員的話產生懷疑,不信任教養員了。

當我向幼兒提出要求的時候,注意做到內容具體、明確、語言通俗、簡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比如,要求幼兒對人要有禮貌。我就這樣告訴幼兒:早上入園的時候要向阿姨問聲好;回家的時候要說聲"再見";跟別人講話的時候要專心,眼睛不要東張西望;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插嘴……..這樣要求具體明確,幼兒纔好照着去做。

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我採取不斷鼓勵的辦法,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爲。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的很重,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小心走路的時候,就微笑着點頭表示他做的對。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爲了要從自己的行爲中得到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爲了。

防微杜漸,注意矯正幼兒任何一點細小行爲的錯誤

幼兒往往從細小的過錯中,慢慢地養成不良的行爲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這些事情:有些幼兒容易發脾氣,躺在地上拼命用兩隻小腳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兒喜歡玩某些玩具的時,就要人家無條件的給他……對這些行爲都不能採取姑息的態度,聽任它發展下去。

有一次,當我和幼兒下課一起走的時候,一個幼兒突然伸手到我的衣袋裏。這是不禮貌的行爲,我就馬上很嚴肅地告訴這個小朋友:"不要隨便把手神到別人的口袋裏。"幼兒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行爲,特別是喜歡模仿跟他們接近併爲他們所喜歡的人的行爲。我常常用自己的行爲去感染幼兒。比如,坐的時候注意姿勢端正,搬東椅子用完後要放回原來的地方,答應幼兒的諾言絕對實現。

因勢利導,個別教育與經常教育相結合。

幼兒的性格特點各有不同,他們各有各的興趣愛好,行爲習慣也往往不一樣。有一個特別膽小的幼兒,他不習慣集體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對這個幼兒,需要讓他養成合羣的習慣。我就運用各種方法來鼓勵他。先是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上作業課的時候,讓他來分發作業薄;吃點心的餓時候,讓他來分碗筷。經過一次兩次的鍛鍊。他的膽子慢慢大起來了。

接着,我還訓練他在大衆面前講話的習慣。一次我講"小白兔"的故事,提問全班的幼兒:"小白兔是什麼顏色?"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提問之後我就有意識這樣說:"阿姨準備請一個勇敢的小朋友來回答這個問題。大家看看誰最近以來比過去勇敢了?"小朋友們不約而同提到了那個曾經膽小的幼兒,他也就大膽地站起來回答了這個問題。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5

對於入園難的孩子,老師要送上特別的愛,多給予撫慰和鼓勵,當着孩子的面要家長早些來接孩子,讓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滿足。要像媽媽一樣關心他,愛護他,與他交往。在教室裏,主動拉拉他的手,摸摸她的頭,手把手教他繪畫,和他做遊戲。讓他產生對老師和幼兒園有責任感和安全感。

老師要爲他提供一個交往環境,平時要招呼小朋友關心他,愛護他,與他聊天交往,讓它慢慢融入集體。讓班內性格開朗的孩子多與他講話,帶他到園內玩具上玩耍,讓孩子們陪她上廁所,讓他輕鬆如廁。提高他與同伴的交往能力。

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多帶孩子去室外活動,滑滑梯、盪鞦韆,讓孩子感到幼兒園象樂園。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和遊戲教孩子一些簡單的兒歌、歌曲、畫畫,轉移孩子想家想父母的情緒,讓孩子在輕鬆、自由的氛圍裏愉快的生活、遊戲、學習。

教師將活動室佈置打扮得漂亮、整潔、舒適。此外佈置娃娃家、遊戲區,老師扮演媽媽,從而使孩子感受到親切、高興。充分讓幼兒體驗幼兒園生活,逐漸的喜歡上幼兒園。

密切與家園聯繫,引導父母要改變自己在孩子面前沉默寡言的形象,可以多邀請鄰居家的孩子到家中玩耍,熱情招待,給孩子做表率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6

幼兒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象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瞭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小朋友喜歡的老師長頭髮的,可以梳辮子、漂亮的、年輕的、知識多、懂科學的、有本事的。

幼兒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地成長髮展。幼兒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支持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說師德更重要。幼兒園階段處於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說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心情負責。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着他們,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個小時都得目不轉睛地跟着孩子,必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下班時間還要給孩子做教具、備課、佈置環境,週末還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自己的業餘時間非常少。一個孩子出現問題對幼兒園來說是1/400,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100%。所以無論在生活照顧還是教育教學上都要精益求精。

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蘊含着強大的精神能量,並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成長,我們的教育也會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點。比如:小班寶寶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他們的思維必須依據形象生動的參照物,並且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小白兔,紅蘿蔔是他們易於理解的,而抽象數字1、2、3的實際意義,對於他們來說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會使用孩子易懂易於模仿的語言,使用簡單不會讓孩子混淆的概念,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等等。

幼兒園教師就像百寶箱,什麼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覺能力,包括穿着,怎麼樣穿着得體,讓小朋友喜歡又符合教師的身份,這些都是幼教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還有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幼教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對小朋友說話要簡練,聽得懂同時注意層次性。對家長的建議要有指導意義,對孩子的評價措辭要準確、委婉。

作爲幼兒教師,我認爲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爲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對他們的自然發展表示尊重,爲他們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境,我們的總園長朱敏女士就提出過這樣的教育思想"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着手教育"。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讓孩子在自然發展中體驗到了無盡的愛和自由,這對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鋪墊輝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幼兒的學習活動與日常的遊戲、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遊戲和生活中不斷出現在幼兒面前的真實問題情景使他們不斷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經驗,並在不斷地面臨挑戰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總是將教育生活化———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會了,讓環境問題化———讓孩子玩着玩着就學了。這種說法看似簡單,其實對老師的觀察、分析、提煉、創設能力則有着較高的要求。作爲教師,我們就要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支持幼兒解決問題,進而引導幼兒將經驗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

幼兒教師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只要會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爲幼教必須要有事業心、愛心、責任心。幼教是通往兒童心靈世界的橋樑,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師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作爲教師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關注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同時我覺得新時期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所應必備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素質是發展的眼光和未來社會意識。因爲我們現在教育的孩子是爲未來世界服務的,那麼我們就要用未來社會的眼光、標準培養教育我們今天的孩子。未來的世界將會是一個環境資源匱乏、競爭激烈、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世界。

在幼兒園時期,我們就要樹立孩子的環境意識,通過各種活動、情景讓孩子們懂得節約資源、珍惜資源、如何將資源再利用。我們的教育要多元化、開放化,要使幼兒善於與他人合作,能夠與他人交流。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7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早教,看到許多家長還是非常重視我們的活動,每次都能看到許多面孔很熟悉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每次早教活動中,都會開一個集體會議,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會分工合作,積極準備自己需要的的材料,大家還會一起準備和尋找。

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們的活動安排都是不一樣:

1-2歲的孩子:

我們的活動區域通常是舞蹈房,我們爲孩子準備了墊子、桌面玩具,我們通常將活動室分爲三個區域:一個是撕報紙;第二是拉小車;第三是墊上爬。在這三個活動內容中,孩子們對拉小車比較感興趣,但是孩子拉車是無意識的,而且由於對教師的陌生,所以無法按照教師的指令有目的地拉,而是隨意拖拉。因此,老師可以在活動室裏創設幾條"馬路",讓寶寶沿着"馬路"拉小車。墊上爬的過程中,發現12——24個月的孩子已經學會直立行走,所以他們不太願意再去爬,而是喜歡在墊上行走。撕報紙是孩子最不願意參與的,可能是因爲孩子的小肌肉羣未發育好,雙手的動作不協調,對他們的活動造成困難。老師及時進行了引導,並指導家長在家中讓寶寶進行一些小肌肉羣動作的練習。

2-3歲孩子:

這一年齡階段孩子通常會在企鵝班進行,我們通常進行裝飾畫粘帖、看圖書和小狗跳圈三個內容。參加的孩子還是比較多的。本來想對於這些兩歲多的孩子來說裝飾粘貼畫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孩子操作起來可能會感到有些枯燥。但從孩子參與的情況來看,孩子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剪剪畫畫還真象那麼回事。在"小兔採蘑菇"的活動區域中,孩子們起跳的能力可能還未發展好。這一區域的.活動內容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對於看小圖書,也是因人而宜,有的孩子能認真的翻閱,並在家長的指導下把看的東西說出來。有的幼兒則剛剛坐下,還未看好一頁,就走了,從中也折射出了家庭教育氛圍對孩子的影響。相信通過這樣的親子活動的開展,會讓我們的家長在平時更有針對性地去關注孩子的發展,促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8

最近一段時間,我爲了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們在園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我經常佈置“作業”,讓幼兒同家長一起來完成。可是每次佈置“作業”總有幾個小朋友一次也不做。每次我都狠狠地批評他們,可他們就是不完成。爲此,我同他們的家長進行了談話,他們都說孩子從來沒有回家說過有”作業”。瞭解情況後,我改變了以往的批評,在檢查完“作業”後,把回家做完“作業”的小朋友每人發一個小禮物。這回,沒做“作業”的小朋友都傻眼了,眼巴巴看着別人發的小禮物。

這效果可真不錯,在以後每次的“作業”中,全班小朋友都把“作業”完成的非常好,小小的禮物效果可真大。

有時候,真的不需要多少的言語,簡單的行動就可以告訴你什麼是愛。

以前我自認爲自己是長不大的孩子,因爲從7歲開始知道24歲畢業,在學校裏一直過着學生無憂無慮的日子,回家則更是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直到去年畢業後,參加工作成爲了幼兒老師,自己慢慢稱量出了自己身上的分量,我已經是28個3歲寶寶的啓蒙老師,我應該一改往日的孩子氣,但是我身上仍然有很多的任性和自主。我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只想認真幹事情的人。我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苦。也就是這樣在領導的眼裏可能是傲慢的人。

又一次,因爲一件小事和領導發生了口角。我自認爲工作態度沒錯,做事原則沒錯,就堅持自己。但是,有一次領導說有時候理論未必勝過實踐,而且在單位裏要從大局考慮事情。我但是覺得很不爽。但是,和領導幾次親密接觸後,覺得她是一位捨身取義,顧全大局的人,但是經過一次次的被他感動,我逐漸融化,也默默地認可了他。

時間到處都是愛的影子和例子,學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我們就會時時刻刻感受到愛的存在。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9

學英語有沒有必要呢?肯定是有這個必要性的,不是我們崇洋媚外,而是現在這個社會的形勢讀書的形勢就業的形勢,包括世界經濟發展的形勢,能夠用的英語的場合也會越來越多。其實,語言學裏面有個很專業的概念叫二語習得。二語,就是第二語言;習得,就是說要在日常交流運用的過程中下意識的培養。所以,其實語言這個東西的功夫在平時,不在早教上了兩節課,或者英語培訓班培訓了兩節課。可能各位媽媽還要跟到寶寶共同進步才行。

沒必要讓寶寶在1—3歲學過多的英語

因爲過多的學習,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語言混亂。搞不清楚到底該說什麼,說話就會很沒有邏輯或者是搞不清楚該用學到的哪種語言來表達,就會非常的困難。三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多學一些,但是我所說的多學一些,也是指的多學一些日常表達啊之類的,學一些英文兒歌。不要苛求娃娃去背什麼26個字母,背單詞這些,總之就是去培養娃娃的興趣,而不是去抹殺他的興趣。

以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爲主

其實,這麼小的時候,主要就是培養娃娃對學習的一種興趣,如果說我的觀點的話,我不贊成正兒八經的去學英語,我認爲應該是在日常交流中時不時的給娃娃灌輸一點,每次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要在實際生活中再次遇到的時候對娃娃重複,要用有趣的方式,這樣子重複的次數多了,寶寶自然就搞清楚了。而如果是在早教中心等地方學的,那麼,媽媽應該跟着寶寶一起學,寶寶學的媽媽一定要記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就進行重複,這樣子纔有用。比如:我兒子學會的第一個英語單詞是Car,他對車子很感興趣,但是當時還沒滿1歲,根本就表達不出來,只會指,每次他指我們都會告訴他,這是車子,但是車子對於一個不滿1歲的小朋友來說還是比較難發音的。這時候,我就告訴他,車子又叫做CAR!他一遍就記住了……因爲是他有興趣的東西。從此以後,看到路上的車就說CAR!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的語言表達比較豐富的時候,現在就是"車子"和"CAR"相結合的說。並且在此之前,他自己還發明瞭"媽媽CAR、婆婆CAR、大CAR、小CAR"等一系列說法。當然,現在他很清楚車子就是CAR,也沒有造成混亂但是覺得很有意思。

興趣絕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如果各位媽媽想讓寶寶學好英語,第一步要做的並不是讓他學多少,而是選擇讓他有興趣的方法。

父母應該與寶寶同進步

有些媽媽也說,自己就不會英語所以沒辦法教他,如果是這樣,又想讓寶寶學英語很多媽媽都會找早教中心之類的地方,那麼就是我說的,必須跟寶寶共同進步,寶寶學了什麼你就必須都學會。我教我兒的所有的英語單詞,我們家老老小小全部都學會了,我上班不在家,或者老人帶出門耍的時候,一樣的會時不時的跟他提起。

所以出門,有時候娃娃突然冒兩個英語單詞,別個很驚奇的時候,我們家老人都說,他媽媽是英語老師!我在場我都會說,其實不是因爲這個,是因爲我們家所有的人都在跟到娃兒學英語,共同進步着。必須是這樣子才行的。

希望能對各位媽媽有幫助,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觀點,教他這些英語單詞,最開始是爲了讓他更好的表達自己,因爲每次他想說什麼說不出來的時候,着急的很。我想,換一種角度來讓他表達咯!

看完這位英語老師兼媽媽的感受與心得,大家對孩子學習英語是否有了新的看法呢?快來與我們分享一下吧!

早教老師育兒心得體會10

在一次音樂活動課上,我無意間發現了我們班淑含小朋友跟平時不一樣,她臉色奇怪,雙手一直搓衣角,我就慢慢地走過去問她,:“淑含怎麼了,哪裏不舒服嗎?”她滿眼含淚地說:“老師,我想小便”。事後,我跟小朋友進行了溝通,如果有什麼事,一定要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們的。

從淑含的事情發生後,我做事格外的小心,我會留心觀察每一個孩子,尤其是剛入園的孩子,他們來到新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會不好意思,也可能害怕,不敢跟老師說,我就會從他們的臉色、眼神、異常的小動作發現他們不正常的地方,然後去幫助他們,我也會時常與家長溝通,向家長了解孩子們的習慣,介紹孩子的變化,讓家長和我們一起關注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也不會留遺憾。

每週二、四下午是角色遊戲的時間,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愛心醫院、小小美容美髮廳、煙臺特色小吃……一個個生動的角色讓孩子們樂此不疲,這時的班級就像一個小社會、小社區,孩子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完善着社會活動的情感和經驗。

我充當着一位“食客”來到福山拉麪館的店前,老闆熱情的招呼:“您好,請問您吃點什麼?”

“這老闆還挺有禮貌”心裏想着忙迴應到:“您好,老闆,我想要一碗牛肉麪。”

“牛肉麪10元一碗。”

付了錢我就到店裏坐下和其他食客聊起來,老闆和服務員手忙腳亂地忙起來。拉麪條(撕報紙)、下面條、放牛肉(泡沫塊)、香菜(綠色卡紙碎片),澆上湯汁,終於做好了,也不知是老師光顧有點激動還是其他原因,面還沒上桌,就從服務員的手裏掉到地上撒了,我一看叫起來:“老闆,怎麼回事?”

老闆連忙上前邊把麪條往碗裏塞,邊說:“沒事沒事撿起來就可以了。”只看這老闆把麪條塞到碗裏後,又端上桌給我。

“這怎麼行呢?”我一想這是個教育的好時機,忙故作生氣地說:“老闆,麪條是吃的東西,摔到地上髒了,怎麼還能給顧客吃呢?你這個店也太不負責任了,不管顧客的健康,今後讓我們還怎麼來吃拉麪呀?”

我邊說邊煽動其他食客發難,店老闆一臉尷尬,汗都出來了,連聲說:“好、好,再給您換一碗。”

“不行,你們要道歉!”

“對不起!對不起!”老闆連忙鞠躬道歉,看到這裏,我在心裏偷偷地竊笑。

角色遊戲的真正意義,是讓孩子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角色所處崗位的工作特點,所負有的責任,鍛鍊幼兒交往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更重要的一點是從小培養幼兒的社會責任感、公德心,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發展。

剛纔的那一幕,雖然是遊戲,不是真的,但在當今社會“毒大米”、“地溝油”、“蘇丹紅”等等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道德的淪喪,社會責任感的缺失,讓這些人爲了利益可以不顧一切,我們的社會缺少了什麼?這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身爲幼兒教師,不可能改變所有的人,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孩子抓起,抓住並利用適當的契機,教育引導,讓公德心、責任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培養出合格的一代公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