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古詩

本文已影響2.66W人 

雨水節氣古詩,古人對雨水節氣的感受是深刻且富有詩意,因爲他們創作了很多有關於雨水節氣的古詩,至今膾炙人口,如果你瞭解的不多接那也是很可惜的,瞭解下面整理的系列雨水節氣古詩

雨水節氣古詩1

1、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謝枋得《武夷山中》

2、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鄭文寶《柳枝詞》

3、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4、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5、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6、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裏。——朱服《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細》

7、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8、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9、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

10、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韋莊《章臺夜思》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12、而今聽雨僧廬下。——蔣捷《虞美人·聽雨》

1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4、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朱淑真《落花》

15、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陳與義《春寒》

16、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1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8、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鄭谷《蓮葉》

19、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劉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0、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21、把酒祝東風,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傷春怨·雨打江南樹》

22、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王駕《雨晴》

23、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24、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25、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吳文英《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雨水節氣古詩

26、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27、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秦觀《畫堂春·春情》

28、風驅急雨灑高城,雲壓輕雷殷地聲。——劉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29、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30、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31、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着無人喚。——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32、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3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34、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35、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36、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結。——賀鑄《石州引·薄雨初寒》

37、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38、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39、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40、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張旭《山行留客》

41、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42、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隱《端居》

43、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44、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雨過橫塘水滿堤》

45、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鄭谷《鷓鴣》

4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47、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48、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49、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50、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雨水節氣古詩2

詠廿四氣詩 雨水正月中

唐代: 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祭魚盈浦嶼,歸雁□山峯。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

宋代: 辛棄疾

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

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梨花也作白頭新。

是日大雨水漲

元代: 方回

三橋北畔清湖水,雙塔西邊曉日樓。

展轉愈知吾事拙,因循復作半年留。

海風石首隨潮上,梅雨航船入市浮。

時節不殊榮悴異,腐儒杯酒暫忘憂。

春遊湖

南宋: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大雨水至

明代: 李時勉

暝色凝陰處,濃雲翳碧天。一時傾暑雨,四壁涌春泉。

直似鮫人室,何如海屋仙。聲疑三島近,勢覺五湖連。

可舉任公釣,堪乘范蠡船。剝牀應及水,沉竈故無煙。

寸步誰將引,丹心自可憐。幾時及白日,隨地即周旋。

雨水節氣古詩 第2張

關於雨水節氣的古詩詞精選

關於雨水節氣的古詩詞精選

《江南春絕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803-805),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他出身於世代官僚地主家庭,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著有《樊川文集》。這首雨水七絕詩句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朧的美景。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詩詞今譯:好雨似乎知道季節變化,正當春天萬物生長時即降臨。細雨隨着春風悄悄地在夜裏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萬物沒有一點兒聲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雲彩都是那樣漆黑,只有江船上燈火獨自明亮。等到明天拂曉看看被淋溼的花朵,整個成都都顯得沉甸甸的,那紅花一定更加迷人。

全首詩詞未着一個“喜”字,而“喜”字卻滲透於字裏行間,讓我們不得不歎服詩人的藝術表現手法。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薯笠,綠襲衣,料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730-810),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姿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此首雨水詩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這首雨水的詩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衝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雨水節氣古詩3

1、春寒(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輪蹄。

溼氣連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飢鳥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關河道,風塵道路迷。

作者簡介: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放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人。

2、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雨”,詩人敏銳的抓住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模第一句寫了下雨的季節,直接讚美了這場及時雨。

3、春雨

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賞析:

《春雨》作於大中四年,是詩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題作《春雨》,卻並非直接寫春雨,而是抒寫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4、初夏(陸游)

梅子生仁已帶酸,楝花墮地尚微寒。

室無長物惟空榻,頭不加巾但小冠。

蠶簇倚牆絲盎起,稻秧經雨水陂寬。

效原清潤身差健,剩欲閒遊一跨鞍。

5、減字木蘭花(劉辰翁)

無燈可看。雨水從教正月半。探繭推盤。探得千秋字字看。

銅駝故老。說著宣和似天寶。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作者簡介: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少年時曾跟從理學家陸九淵學習,補太學生。景定三年(1262),參加進士舉時因廷試對策得罪賈似道,被置三等,自請濂溪書院山長之職。入元不仕。詞學稼軒,爲辛派詞人“三劉”之一,風格遒勁絢爛,有《須溪詞》。

雨水節氣古詩 第3張

6、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賞析:

《臨安春雨初霽》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晚年時期所作的七言律詩。詩開篇即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噴薄,整首詩的情緒在開篇即達到高潮,後面三聯逐漸回落。

7、漁父詞/漁父(蒲壽宬)

巖下無心雲自飛。塘邊足雨水初肥。龜曳尾,綠毛衣。荷盤無數爾安歸。

8、野步(齊己)

城裏無閒處,卻尋城外行。田園經雨水,鄉國憶桑耕。

傍澗蕨薇老,隔村岡隴橫。何窮此心興,時復鷓鴣聲。

作者簡介:

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號衡嶽沙門,湖南長沙寧鄉縣塔祖鄉人,唐朝晚期著名詩僧。

9、入塞(王安石)

荒雲涼雨水悠悠,鞍馬東西鼓吹休。

尚有燕人數行淚,回身卻望塞南流。

賞析:

詩中通過描繪邊疆地區屢遭侵擾的荒涼景象和燕雲地區人民盼望統一的心情,批評北宋朝廷的投降政策。前兩句寫離別氣氛,悲涼悽苦。後兩句作一特寫,捕捉到燕地居民回身南望故國流下熱淚的動人一刻,反映了燕地人民渴望迴歸祖國的心情。讀之如奇峯突起,警動心目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