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滿的傳說故事

本文已影響9.26K人 

關於小滿的傳說故事,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留下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每一個節氣的確定和命名,都有其背後的一段故事,“小滿”這個名字,來源於作物,下面小編整理了小滿的傳說故事。

小滿的傳說故事1

小滿是什麼意思

關於小滿的“滿”,有兩種解釋:

其一是形容莊稼作物的飽滿程度。小滿時,北方麥類夏熟作物籽粒已經趨於飽滿,但還沒成熟,因此稱爲小滿。

第二種是將“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情況。小滿時田裏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於是便有那句農諺“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關於小滿的傳說故事

來歷故事

關於小滿的由來,有一個蠶神姑娘的傳說。從前有一戶人家,家裏只有父女兩人。女兒不僅漂亮,而且非常聰明。這天,父親有事要到遠方去,留下女兒和一匹白馬。這馬長得非常健壯,跑起路來日行千里,像風一般地快。更奇特的是,這匹馬十分通曉人性,它懂得人的話語。大家都說這是一匹“神馬”。父親出門時,囑咐女兒說,要精心餵養和愛護這匹馬,他不久就會回來的。

然而父親許久沒有回來,一天,女兒半認真半玩笑地對馬兒說:“馬兒呀,你懂我的話嗎?如果你能去把我的父親找回來,我就嫁給你做妻子。”誰料姑娘的話音剛落,這匹馬便脫繮而去,一溜煙不見了。原來父親在遠方生了病,正犯愁怎樣才能回去,卻突然發現自己家中的'馬奔跑而來,心裏十分驚喜。

回家後,父親得知了女兒的對馬說的話。父親感到不安,沉思一會,他決定在第二天將馬射死。並將馬皮剝下放在石頭上。一天女兒玩耍時不慎觸碰馬皮,馬皮突然掀開來,像陣風似的把她捲走了。原來,神馬皮捲走了可愛的姑娘,徑直往西南方飛去。

在遙遠的西南方,有個叫大踵的地方,那裏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野,滿山遍野都是桑樹。但到了那裏以後,披了馬皮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原形,變成了有着馬頭形狀的、爬在樹上的蠶。她不吃別的東西,只吃桑樹葉子。後來,她成了這片桑林的主人,天帝封她做了蠶神。

小滿的傳說故事2

24節氣小滿的傳說故事

【傳說一:蠶神誕辰】

小滿節時值初夏,蠶繭結成,正待採摘繅絲,栽桑養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副業,家蠶 全身是寶,及鄉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於是這個節日便充滿着濃郁的絲綢民俗風情。

據記載,清道光七年(1827 年),江南盛澤絲業公所興建了先蠶祠,祠內專門築了戲樓,樓側設廂樓(相當於劇院之包廂),臺下石板廣場可容萬人觀劇。小滿前後三天由絲業公所出資,筵請 各班登臺唱大戲,不過演戲也有個行業忌諱,即是不能上演帶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節的戲文,因爲“私”和‘‘死”都是“絲”的諧音,以故三天所演的戲目都是絲 業公所董事門反覆斟酌點定的祥瑞戲,討個吉利。

【傳說二: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裏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關於小滿的傳說故事 第2張

【傳說三】

春天的氣息還未散盡,日曆就翻到了小滿。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盡是一派蔥蘢。立夏前栽插的早稻秧苗已返青、分櫱,綠油油的一片;田埂上的黃豆苗舉着嫩葉,迎接陽光;地裏的小麥齊刷刷地吐出麥穗,麥粒兒脹飽滿了穎殼,青裏帶黃。剝一粒捧在手心,圓潤光潔;掐斷麥粒,會露出稠糊狀白色胚胎,那是麥兒的精靈。“麥到小滿日夜黃”,南風一吹,麥穗兒一天一個樣,漸漸進入成熟期,等待人們收割。

小滿時節,河渠庫塘裏蓄水漸滿。俗語云:“小滿不滿,無水洗碗”,“小滿不滿,芒種不管”。莊稼人就盼着小滿時節雨水豐沛。而這時的雨水也天遂人願,小河小溪漸次豐腴起來,清澈的河水一路歡歌。綠油油的野草,鋪滿了淺灘和河岸,彩蝶在草叢中翩躚起舞,青蛙在岸邊盡情高歌;

池塘裏,鵝鴨成羣,或談情說愛,或嬉戲打鬧,或扎猛子捉魚蝦;水庫裏則是碧水如鏡,蜻蜓在淺草邊玩耍戲水,魚兒在水裏閒逛漫遊,水鳥在空中表演滑翔,山的影子倒映在水裏,一片黛綠……水光山色,如巨幅風景畫,令人陶醉。

小滿時節,天氣漸漸熱起來,春裝有些穿不住了。性急的女孩子穿起了短袖衫短裙,綻放出青春陽光,把鄉村點綴得五彩斑斕。

小滿似一位二十出頭的村姑,豐滿而又水靈,靦腆而又秀氣,渾身上下都透着熱烈而清新的氣息。

小滿的傳說故事3

小滿時節介紹

小滿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鬥指甲爲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是說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小滿,太陽黃經爲60度。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因此,他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萌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現象叫做物候。

關於小滿的傳說故事 第3張

小滿三候: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學的國家,《詩經》記載:“四月秀羅、五月鳴蜩、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是中國最早的物候專著,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及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中都記載了有關物候的內容,並逐漸發展成一年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

中國古代以五日爲一候,三候爲一節氣。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裏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 (意思是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爲了準確形容,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爲代表,將其稱之爲這一候的花信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