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

本文已影響1.73W人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別人請我們幫忙的時候,但很多人礙於情面,本想拒絕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其實拒絕根本就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1

1、不要立刻作出回覆

當有人請求你去做一件非優先事項時,告訴對方等會再說。稍微花一點時間考慮一下接受請求的利與弊。回顧你的目標,評估一下接受請求會給你的目標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即便這是一項非常簡單的任務,也有可能讓你落後於進度。這樣值得嗎?你擁有說不的權利,當你能夠看到事情的後果時,你就不會對向別人說不感到不好意思。

2、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

有時我們同意請求僅僅是爲了顯得友善一點。說不併不意味着你是一個不友善的人,這僅僅意味着你要優先去做其它事情。當有人請求你去做一件你樂意去做,但你顯然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時,部分同意請求,但提出另一種方案。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

3、保持簡單,不要過多解釋或抱歉

你不必爲你的正確選擇作出道歉。如果你和善地回覆對方,並稍微簡單地解釋一下,那大多數人都會尊重你的選擇。先從對方的位置考慮一下眼前的情況,並選擇最恰當的(符合對方的個性)措辭回覆對方。如果他們較爲直接,那就直話直說;如果他們較爲感性,那就使用溫和一點語調。

記住,冗長的解釋和道歉會火上澆油,只會讓對方越來越強勢地向你提出請求和質疑。不要小事化大,簡單地解釋一下,或提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並友善地說不,這樣就可以了。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2

1、首先學會拒絕自己

這面臨一個心理悖論,即個體對“拒絕”既仇視又嚮往的矛盾心理。人對某事懷揣矛盾,是難以擱平事情。假如說“拒絕別人”的結果一定是得罪人,不能讓你“拒絕了”和沒得罪人的願望兩全,試想想,你能做選擇嗎?又會選擇實現哪一個願望?如果要拒絕別人,就意味着接受“得罪人”。當然,這跟不能拒絕別人一樣難!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之人的心理悖論。

理論上,能做到自如地拒絕別人,也等於能接受得罪人或不怕得罪人,但還是有個時序問題,首先要不怕得罪人,才能做到自如地拒絕別人。因爲不能拒絕的背後,存在若得罪人而遭孤立疏遠(關係喪失)的懼怕。

怎樣才能不怕得罪人呢?從前面分析來看,需要處理自己的情結,即學習放棄依賴別人的好評價,克服別人或許不接納我的分離焦慮。這可以從“你拒絕自己”做起: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 第2張

拒絕你要求自己的嚴格。如果你存在必須守時、整潔、完整、早睡早起之類的`嚴格;

拒絕你對自己的講究。如果你存在社交時,一定要講究穿着得體、說話溫和、舉止謙卑;做事前,講究三思而後行之類;

拒絕你對自己的某些要求如:寧可我欠別人不能別人欠我(學會平等地欠對方);隱忍對別人的不滿(學習情緒外釋放,直接或間接表達自己真實的憤懣感覺);取悅別人(減少、打住在交流中的讚美詞);做事要主動、給人留下好印象之類。

2、掌握說“不”的技巧

比如可以委婉地拒絕:“如果我有時間的話…會…”;可以溫和地拒絕:“不好意思,這次不行呵…”;可以巧妙地拒絕:“我也正愁着呢…”“我試試看××朋友能否幫你?”;可以直接地拒絕:“不行的,我沒有時間”等等。

3、學會允許自己

怕說“不”的人,是接受了別人和自己“不許你”太多的人。如果要能自如地說“不”,不妨先放棄對自己的許多“不許”,然後對自己多一些“允許”甚至“放縱”:

允許或放縱自己“壞”,比如說話粗俗一點,允許自己多提反對意見,可以教訓或指責別人,可以讓家裏亂一點,允許自己偶爾失約、違約,允許自己動怒、發火,做事前可以拖沓和被動一點,允許自己“先爲己而後爲人”,允許自己反擊別人……

4、認同不會拒絕

如果拒絕別人難於不會拒絕,可以接受“討好”行爲,也即是認同自己的不會拒絕。

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會,總有他不會的方面。接受自己的不會,不強求自己做不會的,這叫不爲難自己或放過自己。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 第3張

況且不拒絕別人也有它的好處啊,如前面談到,能滿足你潛意識心理需要、避免你怕被否認等焦慮,還可以換回別人對你的感激,當你敢於向別人求助時,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多半是不會拒絕你的。世上畢竟好人多,懂感恩的人也不少啊。

要不受被拒敏感的困擾,能夠自如地拒絕和提出要求,最根本的還要從改善和培養個性做起。被拒敏感,是一個人缺乏自主性、自我概念弱、自卑等個性因素的存在,才使人在人際交往中需要反擊性迴應時,顯得沒底氣沒自信的緊張反應。因此,練就開放性個性,才意味着解放自己、獲得人際自由。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3

1、漂亮回傳決勝功略

貝克漢姆最著名的是他右腳精準的長傳、傳中和極其出色的定位球,在俱樂部和國家隊的生涯中,他以此獲得了大量助攻和進球。在生活中,我們也非常需要這樣的“踢球”技術,幫助我們“溫柔而堅定,,地給“飛來橫事”來一腳漂亮的回傳。

其實,前面講的故事中,小昭的確有點冤枉,事情本來和她無關,但是最後她卻成了替罪羔羊。假如她和顏悅色地說:“劉姐姐,你先彆着急啊,時間是夠長的了!”其實她根本不必着急表態,就能先讓對方心情稍微平緩一些,然後她再擡頭找找小魚。

如果此時財務主管還堅持讓她幫忙,她可以笑笑說:“我真地挺想幫你的,不過我這兒還一大堆事兒,早上也被催過好幾遍了,我現在頭都大了,真不好意思。”相信財務主管也不會難爲她,更不會當場火山爆發。可正是因爲小昭沒有把握好傳球的技巧,反而使用了表情和語言雙重冷暴力,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困局。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 第4張

2、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傾聽。

無論你有多忙,請用心去傾聽對方的訴求,不要表現得心不在焉的樣子,否則只會讓對方更憤怒。不僅要聽出對方在說的是什麼事情,而且要聽出對方的感受。

3、認可對方的感受,表示理解。

共鳴總是能快速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並平復對方的負面情緒。在表達推脫之前,一定要先顧及到當時的情境,比如是否有重要的人在場,以及對方此時此刻的最強烈的情緒。無論當時她是悲傷還是憤怒,都應首先表示理解,以“體諒難處”的印象給對方以撫慰。

4、說些體諒的話,暫不表態。

此時對“該不該接手”應該已經心中有數。但不必急於表態。一方面不要逞能,以免傷害“被幫助者”的自尊心,特別是由第三者發出的請求,更要儘可能地推託掉,畢竟當事者自己沒覺得需要幫忙。

拒絕不需要過多的解釋或抱歉 第5張

另一方面,還是着重於緩解求助者的情緒,讓她也有個冷靜的時間恢復理智,避免發生直接的衝突或者情緒大爆發,忙沒幫成反倒結了怨。即便最後幫了忙,也不要讓求助者覺得你“太容易搞定”了,從而發現以後可以利用你的“好說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