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資料

本文已影響1.19W人 

白露節氣資料,白露是我國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之一,白露到來的時候,秋天就已經在我們的身邊很久了,而且白露到了就需要穿長袖了,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白露節氣資料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節氣資料1

每年9月7日前後進入白露節氣,它是陽曆9月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露凝而白,氣始寒也”,清晨出門的時候人們時常有一種身處冰箱冷藏室的感覺,所以,“過了白露,長衣長褲”。正如諺語所說:“白露身不露”。

白露節氣資料

“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時節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諺語中說:“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節令至此,正當仲秋,氣候一如春季,不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些花的顏色較春天更加濃豔,如秋海棠、木芙蓉、紫茉莉、雞冠花,特別是田野裏迎風招展的荻花,更是充滿詩情畫意。

節氣物候

每個節氣都有物候,是這個節氣最顯著的三個特徵,稱爲“節氣三侯”。白露的三候爲“鴻雁來,玄鳥歸,羣鳥養羞。”

鴻雁來:白露節氣“鴻雁來”,按古人說法,鴻大雁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所以,這應該是南方人的說法。

玄鳥歸:後五日“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玄鳥空巢語,飛花入戶香,燕暱呼喚燕好,燕舞鶯啼,生機勃勃。如今北飛爲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

羣鳥養羞:再五日“羣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羞”,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白露習俗

吃龍眼: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白露時節,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此時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祭禹王:白露時節還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爲“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裏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

釀白露酒:蘇浙地區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飲白露茶:我國一些地區還有飲白露茶的習俗。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茶客喜愛。

白露節氣資料 第2張

白露養生

“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裏熱”,意即白露時白天夜裏的溫差很大。氣象資料顯示,白露時節,晴朗的白晝溫度雖然仍舊可以達到30℃,但夜晚會降至20℃左右,一般晝夜溫差在10℃左右。白露以後,夏季風逐漸爲冬季風所代替,氣溫下降速度逐漸加快。此時,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涼爽的秋天來了。

白露節氣資料 第3張

防止着涼:“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過後,早晚溫差加大更爲明顯,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氣管炎、哮喘、胃腸疾病、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此時也易誘發或加重病情。此時節應注意防寒保暖,積極鍛鍊,減少發病的機會。

白露節氣資料 第4張

多喝水防“秋燥”:白露時節,氣候漸乾燥,很多人會感到早晨起牀時嗓子發乾,皮膚緊繃,即使飲用一大杯水也難以解渴。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預防“秋燥”,應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淡茶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起居作息相應調整,儘量早睡早起;保持室內通風;戒菸戒酒。

白露節氣資料 第5張

白露時節將至,我們誠邀每一位家長與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們體會白露節氣的氣候變化,瞭解白露節氣的物候以及相關習俗,探尋候鳥遷徙的原因和方式,帶孩子們發現他人生中第一顆晶瑩的露珠,收集與“白”有關的藥材,製作一罐糖醋醬,觀察記錄它的變化,品一品他的滋味,還可以說一說與白露有關的諺語,讀一讀與之有關的古詩詞,在觀察、體驗、探索、發現中讓中華傳統智慧的結晶綴連孩子們成長路上的情懷。

白露節氣資料2

1、白露茶一提起白露,愛喝茶的人都會想到飲“白露茶”。白露期間,茶樹經過夏季的炎熱,此時正是生長的最佳時期。白露茶既不如春茶那樣鮮嫩,經不起泡,也不如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特別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歡。再者,家中儲存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上市,因此到了白露前後,愛喝茶的人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2、祭禹王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也選在白露時節。禹王就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爲“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裏將舉辦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爲最大,歷時一週。

與祭禹王同時進行的,還有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動期問,《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保留節目,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企盼和嚮往。

白露節氣資料 第6張

3、吃龍眼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俗語。民間的大意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滋補身體的奇效,吃一顆龍眼等於吃一隻雞那麼補,聽起來感覺太神奇了,哪有那麼誇張,不過相信還是含一些道理的。因爲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重功效,還能夠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顆大,味甜核小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最好不過的了。不管是否真正大補,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適應了這一傳統習俗。

4、吃番薯許多地方的人們認爲白露期間應多食番薯,因爲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後就不會發生胃酸和胃脹,於是就有了在白露節吃番薯的習俗。

5、十樣白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慣。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在這天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吃後可滋補身體,祛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就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吻合。

6、白露米酒釀酒習俗在四川很多地方歷來就有。尤其是白露期間,差不多家家釀酒。這時釀出的酒溫中含熱,微帶甜味,稱爲“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佳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製而得名。

白露節氣資料 第7張

程酒,古爲貢酒,盛名悠遠。《水經注》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謂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于山下,名日‘程酒’,獻同也。”《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興寧縣,其源自程鄉來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與酒別。”程鄉就是今三都、蓼江一帶。

白露節氣資料 第8張

資興從南宋到民國初年稱興寧,故有郴州興寧縣說法。白露米酒的釀製除取水、選定節氣很有講究外,方法也十分獨特。先釀製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裏,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製),然後人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人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人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

清光緒元年(1875年)纂修的《興寧縣誌》雲:“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醉”。《水經注》還記載,南朝梁文學家任與友劉杳閒談,“任謂劉杳日: ‘酒有千里,當是虛言?’杳日: ‘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時,興寧隸屬於桂陽郡。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風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來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往城市。

該酒由糯米、高梁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20世紀30~40年代,南京城裏酒店裏還有零售的白露米酒,後來慢慢消失。

白露節氣資料3

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民間認爲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爲習。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白露節氣資料 第9張

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白露時節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古語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脯容易着涼。

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注意早晚不要受涼,對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

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因體質過敏而引發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醃菜和辛辣酸鹹甘肥的食物。

白露節氣資料 第10張

在白露一節氣中要預防秋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蔘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

白露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在每年陽曆9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黃經165度時開始。顧名思義,白露是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可見到白色露水的意思。

白露節氣小知識:24節氣中的白露時間是陽曆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於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白露節氣資料 第11張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