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難的下聯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1.19W人 

色難的下聯是容易,世界上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着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

色難的下聯是什麼1

明代有個非常有名的大文學家,解縉,明成祖時期,曾經官至、內閣首輔。解縉是一個文思敏捷的大才子,有一次,明成祖朱棣想要考一考他,就出了一個上聯,這個上聯只有兩個字——色難。

解縉聽完之後不假思索就說:容易。然後就不說話了,等了一會兒,朱棣就問他:你不是說容易嗎,怎麼老半天還沒對上來呢?

解縉連忙回答,啓稟陛下,臣剛纔所說的“容易”,就是下聯。明成祖一愣,馬上就反應過來,連連擊掌稱妙!那麼咱們今天就聊一聊這副對聯。

朱棣,其實是一個很有學問的皇帝,他這個上聯,色難,就是出自於論語裏面的一段話: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子夏,是孔子有名的弟子,他來請教孔子,這個孝順,應該要怎麼做。孔子就說:有事的時候年輕人搶着做,有好吃的,先讓長輩吃,很多人以爲這就是孝,其實不是!孝順,最難做到的,就是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顏悅色。

色難的下聯是什麼
  

在說文解字裏面,把這個“色”字,解釋爲“顏氣”,也就是一個人顏面的氣象,顏氣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別人看不到,但是卻可以感受得到。

比如說一個人比較虛僞,他說話可以假裝非常客氣,表情也可以假裝非常禮貌,但是這個顏氣,卻沒有辦法作假,所以別人可以感受到他的那種虛僞。

孔子關於孝爲“色難”的論述,其實就指出了子女在行孝過程中最大的.問題,你可以通過種種物質和方式來行孝,比如給父母買點東西,幫父母做點事,但是卻很少和父母有耐性地溝通,甚至多嘮叨幾句就開始不耐煩。

那麼這種不耐煩的臉色,就很容易流露出來,從而讓父母受到傷害,所以孔子說、在父母面前保持發自內心的和顏悅色是最難的事情,他難就難在,你除了改善自己的內心以外,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做到。

那麼解縉用“容易”兩個字來對“色難”,可謂是嚴絲合縫妙趣橫生,而且是、一語雙關!臉上流露出來的顏氣雖然是最難僞裝的,但是假裝出一副笑臉卻是最容易的。

所以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內心陰狠險惡、卻總是掛着一副和善的笑意,我們把這種人稱之爲“笑面虎”。

“容”字,有打扮和裝飾的意思,就像美容一樣,外在的掩飾和僞裝比較容易,而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和善和孝順,卻是一種精神內在的深刻涵養。所以,解縉用容易來對色難,可以說是洞徹人心、耐人尋味的一副絕世好對。

色難的下聯是什麼2

從先秦的對偶句發展到漢、南北朝時期的賦、駢儷,文人們逐漸感覺到音律在賦、駢儷中的神奇作用,人們開始對對偶聲律注重考究。後來,沈約,劉勰聲律說的出現和傳播則是對聯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劑。

對聯和詩相同,孟子亦云:“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意思是講不瞭解作者就不可能對其作品有真正的理解,反過來講,我們可以通過了解作者的人品。從這一點上說,聯與詩相同,細細分析,一副好的對聯,都是或明或隱的向人們表達自己的心志。

沈德潛認爲:“詩以聲爲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中說:“凡聲有飛沈,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疊韻雜句而必睽。沉則響聲發而斷,飛則聲颺不還。

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迂其際會,則往蹇來連。”劉勰對音律說的比較清楚生動,他主張飛沉交錯運用,即把平仄調配得像井上的轆轤的繩子一下一下,迴環往復,像龍鱗有逆有順,緊密排比,相反相成。這些論述,也爲後來的對聯理論奠定了基礎。在對聯中,平仄猶如它的雙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腿走路一樣,要保持平衡纔好,平仄律是從文學音律的角度對漢字聲調的分類。古漢族將漢字分爲平、上、下、人四個聲調。

色難的下聯是什麼 第2張
  

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下、入聲,因爲按照四聲原理,入聲字與平聲字的音頻逐漸消失,化入現在的二聲和四聲當中,平聲又分出陰平和陽平兩大類,後逐漸演化爲近代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人們將它稱爲新四聲,凡聲調爲陰平、陽平的稱爲平聲,凡聲調爲上、去聲的稱爲仄聲。

有這樣一副對聯,很好的體現出了平仄的精髓之處:據說這副對聯是紀曉嵐對乾隆的。乾隆有一天拿論語中的“色難”出句,朝上沒人出聲。乾隆把目光投向大學士紀昀,紀曉嵐脫口而出:“容易”乾隆板着臉問:“容易?容易你對個看看?”紀曉嵐答道:“臣正是以容易對色難。”乾隆稍一思索,哈哈大笑。

這副對聯可以說把陰平和陽平中的短、促、急、收、藏展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所有的'漢字基本可以分爲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一陽的關係,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

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律美。聯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句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朗朗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