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

本文已影響3.74K人 

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

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生活中,許多家長爲了讓自己輕鬆,會忽視孩子的情緒變化,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以及心理健康。下面是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的內容!

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1

東東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最近,老師發現東東變了,變得沉默寡言,總是一個人在那兒發呆,學習成績也下降了。老師經過了解,才知道了東東不愛說話的原因。

東東以前是個很活潑的男孩,每天放學回家後,都會把在學校裏發生的趣事說給父母聽。可東東的父親是個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的人,他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東東身上,希望東東將來能考上大學,出人頭地。

因此,對東東的學習抓得特別緊。他覺得東東說這些話都沒用,簡直是在浪費時間,所以當東東興高采烈地講在學校裏發生的趣事時,父親總是會打斷他:“整天只會說這些廢話,一點兒用也沒有,你把這心思放在學習上多好,快去做作業!”

一次,東東說班裏發生的一件事,正說得興高采烈時,父親說:“說了你多少次了,讓你別說這些廢話,你還說,再記不住,看我不打你!”父親的一番話嚇得東東一個字也不敢說了,呆呆地回到自己房間裏去了。

在家裏,東東的話慢慢地越來越少了,每天放學後就悶在自己的房間裏,久而久之,他的性格也就變了。

由此可見,父母耐心地傾聽男孩的喜怒哀樂,對於男孩的性格養成非常重要。

父母仔細傾聽男孩的訴說並回答男孩的問題對加深相互之間的感情大有裨益,還可以加強男孩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因此,在男孩說話時,無論父母有多忙,都一定要用眼睛看着男孩,不要隨意插嘴,儘量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

父母還要讓男孩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完整地聽他所講的話,如果你在某一重要原則問題上表示不同意他的看法,應告訴他你不贊同他的什麼觀點,並說出理由。

另外,父母在提出反對意見時不要過於武斷,不應否定一切。即使男孩是在胡說八道,父母也要控制住火氣,不妄下定論,直到完全理解清楚。

在傾聽男孩說話時,我們還要注意:男孩說話時,父母不要加以批評。很多時候,男孩非常瞭解自己是否犯了錯,可是他們不願告訴父母,因爲他們害怕父母可能會批評他。

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

所以,要是他們說出了真相,父母應避免攻擊、嘲諷等不當的言行,而應以理性、合情合理、開放的態度來回答他們,協助他們找到需要的答案或者解決的方法。

另外,在傾聽男孩的喜怒哀樂的同時,也應該懂得和男孩一起分享這些。

一位母親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你是一個鐵桿球迷,爲了看球,甚至可以不吃飯、不睡覺。說實話,我原本無法理解。對我來說,足球只是一堆人在爭奪一個球的無聊遊戲。

而你常常深更半夜悄悄起來看英超、意甲轉播,雖然爲了不吵醒我們,你總是把音量調到最低,但是,你那壓抑的激動聲和偶爾剋制不住而發出的大聲喝彩,還是會驚醒我,那時,我總免不了教訓你一頓。

可有一天,一個念頭突然冒出來:能夠讓你如此如癡如醉的足球到底有何吸引力?我怎樣才能夠體會到你在看足球時的快樂呢?有機會我一定要嘗試一下。

對此,兒子在自己的日記中也有所記載:奇蹟果然出現了!不但是塞內加爾的奇蹟,也是我媽媽的奇蹟—她竟然從此迷上了足球,每天搶着看報紙,準時看球賽,關心貝克漢姆、詢問羅納爾多。

當我們同時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心情澎湃地給中國隊加油的時候,我感到我們的心靈第一次如此相通。我心裏只想說:“能跟媽媽分享我的快樂,我真高興!”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但我們都是怎麼處理的呢?故事中的媽媽爲我們家長上了一節生動的教子課。那麼,在和男孩交流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交談時,最好選在一種能讓男孩與大人一樣有同等機會參與的輕鬆氣氛中進行。而且,談話應自由自在,任意發揮。不要有什麼儀式安排或預期達到什麼效果,而是嘗試着與男孩隨意交流觀點和看法。

以興趣盎然的姿態傾聽兒子的喜怒哀樂。

在傾聽男孩說話時,父母不要加以批評。很多時候,男孩非常清楚自己犯了錯,可是他們不願告訴父母,因爲他們害怕父母批評他。

所以,要是他們說出了真相,父母應避免使用攻擊、嘲諷等不當的言行,而應協助他們找到需要的答案或者解決的方法。

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2

情緒就像波浪,來了又走,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情緒佔據主導權,任由各種情緒來控制行爲。

但是對於一個理智的人來說,情緒是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而不是被控制,孩子從小如果能夠及早地認知並且掌握情緒,對於他們今後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是有幫助的。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期其實是在童年階段,即使成年之後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但內心的許多觀點已經定型,想要改是很難的。

從兒童發展來看三歲能看到的不僅僅是智力發育情況,如何做人,有什麼樣的信念,這些已經在孩子的心裏生根發芽了。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出現了狀況,同樣也會影響他們的智力以及能力的發展,如果三歲孩子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自由,他們的心智也會比同齡人起步條件要好。

如果把將來的幸福生活叫做“有出息”的話,三歲的孩子如果顯得不快樂,不幸福那可能他們將來也不會過得太好。

但是這也不表明在童年時期孩子可以被隨便對待,如果沒有科學系統的養育,孩子長大之後可能就會早早地陷入各種不良情緒的糾纏中。

1、幫助孩子融入集體生活

孩子成長的速度很快,在三歲之前可以說是幾天一個樣,因此在三歲和兩歲的時候孩子的心理狀態也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爲生存壓力大,很多孩子現在依然是獨生子女,即便家長很注重孩子的社交,但他們大多數時間還是獨處或者和爸爸媽媽長輩在一起。所以在與同年齡段人相處的經歷中,孩子很少有經驗。

偶爾在一起的玩耍,也不能讓孩子構建出一個比較完整系統的和同齡人相處的經驗,從小就沒有和小朋友打架衝突鬧矛盾的機會。即使有也會馬上被分開,後續處理由大人進行。

所以現在的孩子在進入集體生活之後,處理矛盾和激烈的情感是沒有經驗的。到了他們上幼兒園的年紀之後,突如其來的複雜人際關係,會讓孩子覺得很有壓力,整天處在喜喜悲悲的狀態中。

因此家長要找到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擺脫痛苦,孩子並沒有家長想象得永遠都是快樂的,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不要覺得小孩子不會想太多,其實兒童的內心遠比大人更加敏感和脆弱,因爲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處理情緒和認識情緒。

當發現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或者原本開心快樂的狀態轉爲悶悶不樂的時候,家長就要警惕了。尤其是孩子出現吮吸手指或者睡覺團成一團的退化行爲的時候,就說明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需要家長的安慰和理解。

不過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隨着不斷地丟失友情和獲得友情,久而久之孩子內心就會變得更加強大,下一次再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他們也會自我安慰和調節。

當孩子每次從幼兒園回來向家長表達自己不喜歡誰,今天和誰玩得很開心的時候,那就說明他們已經開始關注周圍環境和人了,他們將別人和自己做了心理聯結。

家長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喜怒哀樂 第2張

家長要順着孩子的話題讓他們多說一些,可以是今天發生了什麼又或者孩子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總而言之就是要讓孩子多表述,說出來既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又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在與自己分開的這段時間中發生了什麼。

平時可以多與幼兒園的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畢竟孩子口中的事實與老師眼中的事實還是有區別的,不能只聽孩子的一面之詞,這樣就有助於家長更加客觀理性地分析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幫助他們認知自己的情緒和現狀。

如果孩子說自己在幼兒園被欺負了,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那就說明他們在構建友誼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他們將事實與情緒搞混了,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認清現實,理清情緒,讓孩子表達得更順暢。

想要讓孩子更有代入感,父母還可以向孩子講述一下自己小時候遇到類似情況時候的做法,給孩子一個榜樣和信心的支持,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爸爸媽媽小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如果孩子出現了尿牀的退化現象,家長要做的不是指責批評,而是要有耐心地陪伴他們度過這段情緒激烈的時期,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這樣才能讓孩子儘快回到正常的心理狀態中。

如果孩子做惡夢,不要叫醒他們,只要輕輕地撫摸孩子的後背,幫孩子趕走噩夢即可。

三歲之前孩子都在無意識地探索,而不會有意識地去尋求什麼,然後纔會有用自己不成熟的思維去理解世界的需求。

2、認真對待孩子的世界

這個時候很多概念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模糊的,他們在嘗試用自己的思想去探究這個世界,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並不能得出什麼結論,對於情緒的命名和理解也是如此。

不要認爲孩子的痛苦都是簡單幼稚微不足道的,在他們看來這也是人生大事,需要被認真對待。家長認爲的沒什麼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真真切切的痛苦。

很多時候父母看起無意的一些玩笑之所以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傷害,就是因爲大人沒有重視孩子的內心世界,不瞭解他們對這件事情有多認真多看重。

3、正確認知自己

當孩子開始有了集體生活之後,他們能夠更加明確地從觀察同齡人的行爲和反應中去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這個時候的孩子內心覺得最厲害的永遠是自己,當一個問題需要被解決的時候,無論結果如何,孩子都覺得自己做的沒有錯。

如果之前孩子一直都是被誇讚的話,他們這個時候會更加變本加厲地需要別人的稱讚。會因爲沒有得到讚賞而失落,他們在做事情時會想象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得到大人的讚賞。

如果實施的結果與想象的不同,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可能就會產生偏差,認爲自己不夠好,大發脾氣哭鬧。

這就是孩子沒有正確認知自己導致的,出現這種狀況之後家長就要反省自己的養育方式,是不是誇獎得太盲目了,又或者平時對孩子的關心太少。當孩子學會不需要別人的讚賞也能正確認知自己獲得自信的時候,就是他們心裏邁向成熟的時候。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