竈王爺的傳說故事

本文已影響8.88K人 

竈王爺的傳說故事1

“你知道嗎?我家有一個眼睛大大的竈王爺呢!”假如我是書中的小女孩,我一定會很自豪的跟大家說。可惜我不是,唉,看來我只有欣賞的份了。

竈王爺的傳說故事

書中的竈王爺是一個有着大大眼睛的,留着兩撇長鬍須的小老頭,只不過他有點不同,他是貼在上的。這個竈王爺天天穿着紅衣服,瞪着大眼睛,還有個標準微笑——看着大家。竈王爺真不愧是管竈的!每天都爲大家煮出香噴噴的飯菜。

他天天瞪着那雙大眼睛,在家裏看來看去。哎,我正要偷吃呢!竈王爺就盯着我看,看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偷吃就更沒說了。

這邊爺爺奶奶在吵架,竈王爺左看看右瞧瞧,他好象什麼都明白了似的,眉頭皺得老緊了呢!

我們家人一旦做了什麼不對的事,竈王爺就舉起他胖胖的手,皺起他細細的眉毛,用不太標準的連聲說:“NO。”大家一看竈王爺那個嚴肅的樣,自己倒忍不住笑了。

晚飯時,我、爺爺奶奶和竈王爺一起吃飯,竈王爺還是瞪着眼睛,不過他在笑呢!奶奶端着一盤土豆一步一步走來,看來爺爺奶奶都老啦,竈王爺可能也老了,可他還是那一副頑童樣:眼睛瞪的老大,臉上有兩抹永遠都抹不掉的紅。

我感覺,我就是裏面那個胖胖的小女孩。大家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我、爺爺奶奶、竈王爺、豬、狗,大家都幸福地生活着。新年到了,竈王爺得上天一段時間,大家把糖瓜給他吃,讓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亂說話。不過,我想沒有糖瓜竈王爺也不會亂說的,因爲在心底,他永遠愛着我們一家人。

在生活中,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竈王爺”。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每時每刻地瞪着眼睛盯着我們,愛護着我們。我們都是最最最幸福的人,因爲天天都有人在管我們,他們從心裏愛着我們,盼望我們快快成長。

翻開書,竈王爺還是瞪着大大的眼睛微微地笑着,他好像在對我說:“孩子,要好好珍惜那些對你好的人那。”是啊,你必須知道,那些管你的人,多麼愛呀!

竈王爺的傳說故事2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之說。據說,月中嫦娥長得像白雪公主,竈中竈王長得像白馬王子。中國素有“男女授受不親”,人們害怕男人拜月,女人祭竈,有“男女之嫌”,所以有些地方禁止女人祭竈。

對於竈王的來歷,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諸神中,竈王的資歷算是最老的。遠在夏代,竈王爺已經是民間尊奉的一位大神。據古籍《禮記》禮器篇孔穎達疏記載:“顓頊氏有子曰黎,爲祝融,祀爲竈神。”《莊子》達生篇亦記載:“竈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竈神,着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篇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竈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竈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竈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竈”的“蘇吉利”;或說竈神姓張,名單,字子郭。衆說不一。就諸神而言,竈王爺是千家萬戶敬仰的、最富有人性的神,關於竈王爺的由來,民間也流傳着頗爲有趣的故事,今加整理,以饗讀者。

在很久很久以前,落荒莊有一戶人家姓張,兄弟二人,哥哥叫張德,是泥瓦匠,弟弟叫張纔是畫師。張德最拿手的活兒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他是壘竈的高手。張才畫的畫,不論是神仙人物,還是花草禽獸,栩栩如生。日久天長,張才的畫聞名遐邇,人們尊稱“張畫師”;張德盤鍋臺遠近聞名,方圓幾百裏都尊稱他爲“張竈王”。張竈王有個“怪癖氣”,就是愛管閒事。他不論到誰家盤鍋臺,如遇到婆媳不和,就要勸說。如遇上媳婦不孝敬公婆,他就說:“百善孝爲先,你孝敬公婆,將來孩子也會孝敬你,這叫一報還一報。”直說得媳婦頻頻點頭,笑逐顏開,對婆婆似親孃;如遇上兇婆婆虐待兒媳,他就勸說,“當長輩要有個長輩的樣子,要體貼晚輩的辛苦,小小不然,不要和晚輩掙個你高我低。有話好好說,千萬不要傷了和氣。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席話說得婆婆心服口服,從此待兒媳像親閨女似的。因此,左鄰右舍,誰家婆媳不和,或有了疑難事,都願意找張竈王商量解決。

張竈王七十歲那年冬天,偶感風寒,臥牀不起,不料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壽終正寢。張竈王嚥氣後,張家可亂套了。張竈王在世時本是一家之主,家裏的大事小事都由他管,大人小孩都聽他的吩咐,現在張竈王離開了人世,張才只會繪畫寫詩,雖是花甲之人,對於管理家務,卻一竅不通。這時張才的幾房兒媳婦,吵吵嚷嚷鬧着要分家。張才一籌莫展,無計可施,整日愁眉苦臉,度日如年。

突然有一天,張才終於想出了一個好點子。臘月二十三日,正是張竈王病故一週年的祭日。這天深夜,張才突然起牀,在院子裏大聲呼叫,他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當兒子、媳婦、孫男地女來到院中,他就帶着他們來到廚房裏。兒孫們只見黑漆漆的竈壁上,在飄動着的燭光中,張竈王和他已故妻子的美麗容貌,若隱若現,全家人驚呆了。

張才這時才說:“今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大哥和大嫂成了神仙,玉皇大帝封大哥爲‘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封大嫂爲‘竈王奶奶’。你們平時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老愛幼,鬧得居家不得安寧。大哥得知你們現在又鬧着分家,很是氣惱,準備稟告玉皇大帝,今年三十除夕晚上,他要下界懲罰你們。”

兒孫們聽了張才這番話,嚇得毛骨悚然,驚恐萬狀,瑟瑟發抖,立即跪倒在地,連連向竈王爺磕頭施禮,祈求竈王爺饒恕,再也不敢鬧事。他們急忙取來平時張竈王愛吃的甜食供在竈上,再一次燒香磕頭,懇求竈王爺不要和小民一般見識。

自從張才家祭竈王之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妯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和睦相處,敬老愛幼,歡樂度日。這件事很快被街坊鄰友得知,一傳十,十傳百,方圓百里的人都到張才家打探虛實。

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晚竈壁上的竈王爺、竈王奶奶,都是畫師預先繪製好的。他假借大哥顯靈來嚇唬兒孫們,萬萬沒有想到此法如此靈驗。所以,當鄉鄰們前來畫師家打探情況時,他只好假戲真做,把事先畫好的竈王爺像分送給左鄰右舍。這樣一來,竈王爺顯靈之事很快傳遍全國,家家戶戶的竈房裏都貼上了竈王像。隨着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竈王爺上供,送竈王昇天,除夕夜迎竈王回家,祈求竈王爺保護閤家平安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竈王爺和竈王奶奶在民間還有另一種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中原大地有個張生,娶妻郭丁香。郭丁香長得眉清目秀,貌若天仙,性情溫順,吃齋唸佛,樂善好施,人人羨慕張生有個賢惠的妻子,夫妻二人感情深焉。郭丁香不但貌美,而且持家有方。她種棉,防線,織布;種桑,養蠶,織錦,起五更睡半夜,風裏來,雨裏去,省吃儉用,家業很快興旺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戶。張生家中存糧大囤滿、小囤流,金銀財寶不計其數,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幸福美滿,人人羨慕。

誰知張家富裕後,張生忘本,貪圖享樂,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更喜沾花惹草,喜新厭舊,不久以郭丁香不育爲名,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媳婦李海棠。李海棠雖說人長得漂亮,可是爲人奸詐,好吃懶做,過門不久,妒忌丁香,經常無事生非,鬧得家裏雞犬不寧。後來海棠硬逼着張生把丁香休了。

郭丁香含淚離開張家,來到荒郊野外,她口中唸唸有詞:“我的雞跟我飛,我的狗跟我走。”於是家中雞狗隨之而來。接着她又念道:“屋裏糧食跟我走,金銀財寶隨我來。”從此郭丁香在這裏安家落戶,不久又重新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

自從張生休了郭丁香,他和海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整日吃喝玩樂,不到兩年光景,把個萬貫家產全部賣光。張生和海棠走投無路,只得沿街乞討。

在一個風雪交加、北風凜冽的日子,張生行乞來到一家門前,這時他已餓得行走困難,站立不穩。這家丫環紅紅看他實在可憐,就把他扶進廚房,拿來美味佳餚,讓他飽飽地吃了一頓。張生聽丫環不住口地誇獎她家女主人智慧善良,樂善好施,可惜命運不佳,直到現在還是孤苦伶仃一人。張生十分敬慕這位女主人,真想面謝這位貴夫人。

恰在這時,貴夫人來到院子裏,丫環忙告訴張生說:“你看,我家夫人來了”。張生見了這位貴夫人,頭戴金冠,身穿華麗衣衫,面目和善,忙叩頭施禮,口中一連聲地叫道:“大娘,大娘,謝謝您的救命之恩!”

貴夫人聽了,怒目喝道:“柳條子穿魚你瞎雙眼,見了賢妻喊大娘!”

這時張生擡頭細看,站在面前的原來是兩年前自己拋棄的妻子郭丁香。他羞愧難言,無地自容無,可是躲又無處躲,藏又無地藏,最後只好鑽進竈膛裏。郭丁香見了,急忙跟了過去,來到竈房,急忙把他拉出來。可憐張生已活活燒死。善良的丁香看到此情此景,悲憤交加,痛不欲生。她厚葬張生後,抑鬱寡歡,不久也離開了人世。

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後,考慮到郭丁香生前爲人,封郭丁香爲竈婆,又念及張生能知錯認錯,封張生爲竈王,專管人間、天上傳遞消息。

自從張生當了竈王爺,每年除夕來到人間,收集各家的善事惡行,於臘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據此玉皇大帝揚善懲惡,以保天下太平。

百姓得知張生當了竈王,想起他的生前爲人,敬畏交加,擔心他在玉皇大帝面前撥弄是非,於是在臘月二十三日送竈之時,一邊磕頭施禮,一邊嘮叨:“竈王爺呀,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並且向他嘴裏塞糖,還在嘴邊摸糖,希望他說話甜甜的,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胡言亂語。

竈王爺深知民間疾苦,狀告三尸神在人間爲非作歹,並且告誡各家各戶從臘月二十三日到除夕,打掃庭院,才使三尸神的陰謀沒能得逞。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天上人間諸神中,唯有竈王爺最具人性,體貼民情,因此歷來受到全國百姓的敬仰,每年臘月二十三送竈王,除夕之夜迎竈王,年年如此,樂此不疲。

竈王爺的傳說故事3

張生娶了個媳婦,名叫郭丁香。這個丁香非常賢惠,自嫁給張生後,起早睡晚,收幹曬溼,辛勤持家,幾年功夫家業就興旺起來,騾馬成羣,瓦舍百間,張生闊了,多虧娶了個勤勞的丁香。

張生看到家業越來越大,成了富戶,不想想是怎麼得來的,看着丁香沒有年輕時俊了,就產生了喜新厭舊的思想,冬日活也不幹,一心想把郭丁香休掉,找個漂亮的年輕媳婦。他整天虐待丁香,把丁香休出家門後,又娶個財主的女兒李海棠。這李海棠好吃懶做,整日和張生花天酒地,不操持家務。幾年功夫,家業敗盡,漸漸地窮了,連房屋加土地都賣淨,連飯也吃不上了,李海棠也不跟張生了。

俗話說:休了前妻沒飯吃,張生要飯要到一家門口,一個做活的給他盛了一碗湯喝了。張生說:“這湯真好喝,再給一碗喝吧。”做活的又盛了一碗給張生喝了。張生喝完兩碗湯,看看天色不早了,就說:“天不早了,給你家主人說一聲,能讓我在您家鍋屋裏住一夜嗎?”做活的說:“行。”就把張生領到家裏,在鍋屋裏住下。張生說還餓,還想喝碗湯,做活的又給他盛了一碗,張生喝完說:“你東家心眼真好,你回報一聲,我想見見他。”家人說:“不用回報,我家主人心眼最好,給他說一聲就來。”張生心裏感激不盡。自己正想着,這家主人來了,張生一看是個女的,好像面熟,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休出家門的丁香。丁香問張生:“怎麼到了這步田地了?”張生羞的無地自容。心想:我還有臉活着,死了吧。張生一看丁香家的大鍋底下火燒的正旺,就一頭鑽到鍋底下燒死了。這時候,巡天的天神正好看見,就回報了玉皇。玉皇知道張生雖然不好,但他知道害羞,自己投火燒死自己,說明他沒壞到底,還能回心轉意,他既死在鍋底下,就封他竈王吧。

張天師傳下旨意:封張生爲竈王,爲一家之主,逢年節都用果子敬他。每年臘月二十三騎馬上天回報,臘月三十那天再回來,在天上過七天。

張生封了竈王之後,家家都把他的像貼在鍋門口。有的婦女抱着孩子燒鍋,有的小孩把他的'臉皮抓破,有的小孩弄了泥巴抹到他嘴裏。他很生氣,單等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一回報,對他不好的都窮了;誰對他好的,都叫誰富了。

老百姓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才知道是竈王爺上天回報的。以後恐後他上天不說好話,在送他上天的時候,都用秫秸稗插個馬,做了麪條,叫他吃飽喝足,照顧好好的,還圓成一番,叫他上天回報好話。後來還信不過,就用粘米做了個糖盤敬他,叫他吃了糖盤粘住嘴,不讓他上天回報壞話。人們還在竈王像兩邊寫了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披是“一家之主”。直到現在,還有“二十三啃糖盤,再過七天就到年”的說法。

竈王爺的傳說故事4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小年兒,家家戶戶祭奠竈王爺的日子。現在很少有人在這一天上供燒香,但是這個節日習俗還一直流傳着。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供奉竈王爺。那時的竈王爺很少有現在這印刷精美的掛畫兒,人家竈臺前燈窩兒旁邊便是竈王爺的牌位兒,一張黃紙貼在牆上,中間寫着“竈王爺之位”幾個大字;兩邊是一幅對聯兒,“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邊是橫批,“一家之主”,也因此在民間產生了一句歇後語,叫做“竈王爺的橫批——一家之主”。在那張紙做的牌位兒下邊釘兩根小木橛兒托起一塊一尺來長兒半尺來寬兒的小木板兒,那是給竈王爺擺放上香爐和糖果用的。

傳說在這一天,家家戶戶供奉的竈王爺都要回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彙報他在凡間一年的工作,同時還要把人們的要求和良好願望反映給玉皇大帝。因此,人們在這一天的早上,都要點上一炷香,三拜九叩首,在心裏默默地向竈王爺祈禱,委託竈王爺把自己的願望帶給玉皇大帝,希望自己的願望能夠實現。

小時候父親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說的就是竈王爺滿足人們願望的事兒。

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有個老員外,僱了一個小長工兒,這個小長工兒一晃已經十八歲了。老員外有一個兒子,和這個小長工同庚,不同的是老員外的兒子不但不需要下田勞作,還老早兒的娶了妻,生了子,小長工覺得很不公平。

這一年的臘月二十三,小長工領了一年的工錢,回家和唯一的親人老父親過年。話說小長工的父親就在這一天的早上給自家的竈王爺供了糖果,上了香,然後三扣九拜之後在心裏默默祈禱:“大慈大悲的竈王老爺,行行好吧,讓我的兒子早點上媳婦……”

就在這一天的夜裏,小長工做了一個夢,夢見了竈王爺,竈王爺告訴他說:“明天你到集市上買一張畫有美麗姑娘的年畫,貼在你家炕稍牆上,你老父親的願望就能實現。”小長工雖然不知道父親的心願是什麼,但還是照着做了。

大年三十兒晚上,子夜到了,小長工燒開了煮餃子水,和老父親到院子裏放爆竹。放完爆竹,爺倆歡天喜地地回屋煮餃子,一開門,見一個美麗端莊,衣着豔麗的姑娘正在竈臺前忙着煮餃子呢。擡頭看看竈王爺,竈王爺彷彿在看着他們笑;再進裏屋一看,牆上的年畫變成了一張白紙,老父親心裏一下子明白了,那煮餃子的姑娘就是竈王爺求玉皇大帝賜給他的兒媳婦。

轉眼之間又到了年底,小長工已經有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可是他仍然長年累月給老員外扛活,日子過得比先前更緊了,小長工覺得很不公平。小年兒又到了,小長工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給竈王爺上香祈禱,祈求能賜給他富貴。夜裏,竈王爺又來了,見面第一句話就說:“小夥子啊,你不知足哇。有了媳婦和兒子又想要富貴,天下哪有那麼多好事?”

小長工問竈王爺:“我爲什麼就不能像老員外的兒子那樣?”

竈王爺說:“他能和你比嗎?他只有二十三歲的壽命,你有七十三歲的壽命啊!”

小長工說:“我就是活到一百零三歲不也是受窮嗎?我寧肯和他一樣活到二十三歲,也不願意永遠受窮。”

竈王爺想了想,對他說:“那好吧,明天你到集市上撿帶有金元寶的年畫買一張,貼在炕稍牆上就行了。”

第二天,小長工照樣兒做了。

大年三十晚上,小長工放完爆竹回屋裏一看,驚呆了,炕上擺滿了黃澄澄的金元寶。

有了錢,小長工不用再給人家扛活了,家裏買了很多土地,蓋了四合大院兒,僱了好幾個長工,從此,小長工當上了遠近聞名的大員外。他老父親爲了能多抱幾個孫子,又爲兒子娶了好幾房兒媳婦,沒過幾年,老人家就孫子孫女成幫了,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小長工時刻都沒有忘記竈王老爺的大恩大德,但是不知道怎麼報答。經過多日的冥思苦想之後,決定在自家爲竈王老爺修建一座祠堂,於是請了泥瓦匠,蓋起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祠堂,爲竈王老爺雕鑄了一樽鍍金的泥像。

是年小年兒的夜裏,竈王爺又來到了他的夢裏,告訴他年三十兒半夜十二年點他就到壽命了,讓他有個準備。

第二天,他告訴他的子女們說:“年三十兒我就要走啦,你們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了竈王老爺的大恩大德,特別是臘月二十三,千萬不要忘了給竈王老爺上供燒香。”

年三十兒,她早早地來到竈王老爺的祠堂裏,坐在竈王老爺的對面,擺上了豐盛的酒菜,自己吃一口菜,給竈王老爺喂一口菜;自己喝一口酒,給竈王老爺喝一口酒。就這樣,一口菜,一口酒,一邊吃,一邊喝,一邊嘮着感恩的話,弄得竈王老爺滿臉滿身都是酒菜,都是油膩。子夜到了,閻王派兩個欽差來接他,一看他正在和竈王爺面對面的喝酒,沒敢驚動,忙跑回去向閻王報告說:“那小子正在和竈王爺喝酒呢,有說有笑的,我們倆沒敢驚動。”

閻王不信,親自和兩個欽差去接,到那一看果然不假,於是火冒三丈,就去找玉皇大帝說理。玉皇大帝聽了之後說:“不對呀,老張現在正在和各路神仙一起吃慶功酒呢?”兩人一邊說一邊來到了宴會大廳找竈王爺。竈王爺說:“那那兒是我呀,那是他爲了感激我,爲我塑的鍍金泥像。”

玉帝和閻王一聽世上還有這樣知恩圖報之人,感動之餘,就免去了小長工一死,允許他能活多久就活多久。

小長工陪着竈王老爺的雕像喝到天亮竟然還活着,而老員外的兒子,在那個年三十兒的子夜時分如期歸西了。

末了的結論是,做人,要知道知恩圖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