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

本文已影響2.95W人 

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一九五九年,朝鮮就抓緊時機,許以各種優厚的條件待遇,鼓動我國朝鮮族同胞中的大學畢業生及種種專業人士迴歸祖國,那麼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你知道爲什麼嗎。

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1

中國的少數民族——朝鮮族同胞,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北與朝鮮毗鄰的地區。韓戰之後,朝鮮就在我國東北展開了地下活動,爲居住在我國的朝鮮族同胞建立“祖國觀念、領袖意識”,宣揚他們的祖國是朝鮮人民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袖是金日成將軍。但當時我國大多數朝鮮族同胞並不爲所動。

到了一九五九年,中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朝鮮就抓緊時機,許以各種優厚的條件待遇,鼓動我國朝鮮族同胞中的大學畢業生及種種專業人士迴歸祖國,爲他們的“千里馬”運動效力。他們並在邊境設立接待站,迎接越境者。

座落於中朝邊界的長白山天池和白頭峯,歷來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天池位於長白山之巔,乃火山爆發鑄成的九峯圍合而成,最高一座爲白頭峯。歷史上中朝國界線在分水嶺東下二十公里處,自南而北劃定。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且朝鮮建國時對此也是承認的。在中朝蜜月中,朝方派員來華,提出分天池一角的要求,說什麼天池是偉大的金將軍革命事業的發源地,希望我國能理解朝鮮勞動人民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等等。我們這邊大手一揮,就切了天池一半(一說有53%)過去,分水嶺東側的三座山峯也跟着一道送了出去。朝方接收後的第二天,白頭峯便更了名,改成了“將軍峯”。

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

後來,朝方更得寸進尺,指示其駐華使館向我國提出照會,“嚴正聲明”說:黑龍江省一部分、吉林省大部分、遼寧省一部分歷史上都是屬於高麗帝國的版圖,後爲中國曆代王朝所侵佔,而今中國已是社會主義國家,理應歸還這些領土。陳外長接到照會後當即面呈周總理,周即指示吉林省社科院火速將中朝兩國曆代疆域研究清楚,上報國務院。經過學者們研究得出來的結論,自然是這些是與高麗無關的中國領土。但我方將這個結果交給朝方,並拒絕他們這方面的無理要求後,他們竟惱羞成怒,立刻跑去蘇聯,表示堅決站在蘇共一邊。

一九六六年文革爆發,舉世震驚。金日成在震驚之餘,頗爲恐慌,他不曉得毛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他瞠目注視,看毛如何演下去。突然紅衛兵起來了,提出一條嶄新的口號:“毛主席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紅太陽!”還到處張貼大字報,揚言要逮捕走資派金日成。金一聽,我的國家的紅太陽是我金某人,怎能是你毛澤東!於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當即下令搗毀志願軍烈士陵園,將烈士碑統統打爛,包括毛岸英的大碑也被砸得粉碎。

與此同時,在邊境掛起高音大喇叭,大罵**無恥,大喊:“金日成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更有甚者,在鴨綠江上展開“驅水戰”,北韓士兵在江心築起大壩,將水驅往西岸,爲中國一方造成水災。中國人也掛起大喇叭,罵金日成是“朝修”。在中國一方,一直是紅衛兵和造反派叫罵,官方傳媒始終沉默不語,但是兩國關係已陷入僵局,大有時刻爆發罵戰之勢。

後來金日成看到,文革亂局,毛完全能夠控制,“走資派”已被徹底整垮,毛依然穩坐中 南海,於是專程訪華,當面向毛道歉,承認做錯,並答應重建志願軍烈士陵園。毛也對金說,友誼是主要的,誤會是次要的。於是兩國又“言歸於好”。

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2

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腐朽沒落,導致我國領土不斷地被列強們侵佔,甚至一些世代受到我國恩惠的小國也把中國當成了軟柿子。因此,就有一個國家認爲中國有些領土是他們的,叫囂着中國應該歸,並開啓了對中國長達百年的領土訴求。而對於這一訴求的理由居然是本國曾有難民居住過此地。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有這麼奇葩的想法呢?

向中國提出這一要求的就是和中國並無陸上邊境的大韓民國。而他們要求的領土就是一塊朝鮮難民曾經集中居住過的土地,“間島”,位於現在的吉林省,地處於中國和北朝鮮的邊境地帶。而他們提出領土要求的原因,就是因爲這塊土地因爲靠近北朝鮮,當地居民基本上都上個世紀初來自朝鮮的難民。

在滿清強盛時期,清朝將東北視爲自己的龍興之地,不容得漢人指染,並設置了嚴格禁止進入的法令。這一個情況,直接致使了東北地區成爲了一個真空地帶,沒多少人在此地區生活,東北一直處於未開發狀態。

到了清朝末年,軍隊沉弊,官員腐敗,對外戰爭幾乎就沒贏過。北方的沙俄藉機強佔了中國東北面和西北面的土地,伺機逼近東北地區。曾經的學生日本,也在甲午戰爭中一舉擊敗了清軍,並敲詐簽訂了《馬關條約》,強佔了臺灣島,並把原來清朝的屬國朝鮮給侵吞了,並且同時瞄上了大清的龍興之地。大清的龍興之地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

在這兩個餓狼的注視之下,清廷終於懼怕興起之地,被沙俄和日本佔領,到時候真的是欲哭無淚,對不起列祖列宗了。於是,清廷就想了利用中國龐大的人口穩住東北,開放了東北地區給百姓進入生活。史上一直流傳的“闖關東”就是因此而來的。但東北地區地廣人稀,本國的移民隔得比較遠,一時間難以完成對東北東區全面覆蓋,於是大清朝想到了曾經的屬國朝鮮,把一些來自朝鮮的難民安排在了相鄰的東北海蘭江以南的地區生活,並幫助他們建立村屯,歸入戶籍。

在這些朝鮮難民來了十多年後,這一地區成爲了他們的樂土,並將自己居住的地區取名爲間島。日本看到了這種情況,藉機慫恿傀儡國大韓帝國,以人口成分爲由向清朝索要間島地區。儘管清朝當時腐朽無能,但是對於這個要求自然一口回絕了。

日本和大韓帝國一直藉此事向清朝交涉,但無論是大清帝國時期,還是僞滿洲國時期,滿清統治者都沒有答應割讓間島地區。新中國成立後,間島地區的難民大部分都留在了這裏,並沒有返回朝鮮,留下來的朝鮮人成爲了我國56個民族之一的朝鮮族。

而日本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再也沒有向中國提起過這一件事。與此地相鄰的北朝鮮,也對間島地區的主權也沒有異議。反倒是相隔很遠的大韓民國,始終認爲間島約2萬平方公里的地區是其的國土,要求中國歸還。

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 第2張

最近幾年,韓國的一些政客和民衆認爲韓國是繼承古朝鮮的正統,狹隘的民族主義充斥了社會。對於朝鮮族難民曾經居住過的間島地區,不斷提出領土訴求。他們要求中國,將間島“還”給他們。

這一個情況給我們看來,完全是可笑之極。如果僅僅是因爲一國家難民曾居住過,就判定那塊土地是屬於難民來源國的,那麼如今的歐洲豈不都要改成穆斯林 國家了。

海蘭江以南的'地區,無論從歷史,民族感情,實際控制,人口成分仍和一點上來說都毋庸置疑屬於中國。大韓民國的無理要求,也只能是在世界歷史上徒增笑柄而已。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大舉南下,一路上勢如破竹。開戰第一天就佔領了開城,第二天又佔領了議政府,第三天更是佔領了漢城。韓軍敗得如此迅速,大大超出了美國人的意料,爲了維護自己在朝鮮半島的利益,美軍開始出兵介入朝鮮戰爭。1950年7月5日,史密斯中校率領的美步兵第24師的先頭部隊在水原與朝鮮人民軍相遇,一交手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幾乎被全殲。

7月7日,朝鮮人民軍乘勝發起大田戰役,美24師再次慘敗,師長迪安也被俘虜了。朝鮮人民軍繼續長驅直入,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解放了朝鮮半島90%的土地和92%的人口,並將美韓聯軍壓縮在了釜山地區,勝利在望。那麼,朝鮮人民軍爲何進展如此迅速呢?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個就是武器裝備好,戰爭爆發前,蘇聯給朝鮮提供了許多重型裝備,其中就包括重型坦克和大口徑火炮。

第二個原因是戰鬥力強悍。朝鮮戰爭初期,人民軍共有7個主力師,這7個師的師長有4人出身於東北抗聯,另外3人出身於八路軍。他們都是經過抗日戰爭洗禮的老兵,有的還參加瞭解放戰爭,不僅作戰經驗豐富,指揮能力也遠勝韓軍軍官。此外,當時的7個主力師中,第4師、第6師和第7師都是由來自四野的朝鮮族師改編而成的,戰鬥力遠非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韓軍所能比。

正是因爲戰鬥力強悍,這三個朝鮮族師纔在戰爭初期充當了攻擊箭頭的角色。仁川登陸後,朝鮮人民軍全線潰敗,這三個師又擔任後衛,掩護全軍撤退。毫不誇張地說,這三個師是朝鮮人民軍的絕對主力,都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朝鮮戰爭結束後,這三個師中剩餘的一萬多人並沒有選擇留在國內生活,而是又回到了我國東北,這是爲何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朝鮮國內的風氣不是很好,戰爭結束後,朝鮮族師中的許多將領都受到了排擠,被靠邊站,失去了實權,那些立了戰功的士兵也沒有得到提升,方虎山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方虎山很早的時候就來到了中國,並參加了抗日戰爭。日本投降後,他又跟隨部隊一起進軍東北,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4師政委,參加過四保臨江、四平戰役和遼瀋戰役等戰役戰鬥,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瀋陽解放後,獨立4師被改編爲東北野戰軍第166師,並於1949年7月下旬齊裝滿員地開回了朝鮮,被改編爲朝鮮人民軍第6師團,方虎山出任少將師團長。朝鮮戰爭爆發後,方虎山率領第6師先是攻佔了開城,接着在河東關設伏,打死打傷美軍500多人,俘虜100餘人;隨後又在鳳巖裏之戰中重創美第5加強團,美軍因此把鳳巖裏稱爲“流血之谷”。第6師因爲作戰頑強,打法多變,被美軍稱爲“幽靈之師”。

然而朝鮮戰爭結束後,戰功赫赫的方虎山卻被調離了軍隊,改去做教學工作,不久後又被清洗殺害。方虎山的遭遇在朝鮮族師中並不是個例,這些人在朝鮮受到排擠,過得並不開心。同時他們的親人大都在我國東北,並分到了土地,生活比在朝鮮還要好。所以這些人中大部分都選擇了回到我國東北生活,人數高達一萬多人。

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3

1959年,中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朝鮮抓緊時機,許以各種優厚的條件待遇,鼓動我國朝鮮族同胞中的大學畢業生及種種專業人士迴歸祖國,爲他們的“千里馬”運動效力。他們還在邊境設立接待站,迎接越境者。

坐落於中朝邊界的長白山天池和白頭峯,歷來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天池位於長白山之巔,乃火山爆發鑄成的九峯圍合而成,最高一座爲白頭峯。歷史上中朝國界線在分水嶺東下20公里處,自南而北劃定。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且朝鮮建國時對此也是承認的。在中朝蜜月中,朝方派員來華,提出分天池一角的要求,說天池是偉大的金將軍革命事業的發源地,希望我國能理解朝鮮勞動人民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

後來,朝方更得寸進尺,指示其駐華使館向我國提出照會,“嚴正聲明”說:黑龍江省一部分、吉林省大部分、遼寧省一部分歷史上都是屬於高麗帝國的版圖,後爲中國曆代王朝所侵佔,而今中國已是社會主義國家,理應歸還這些領土。外長接到照會後當即面呈,周即指示吉林省社科院火速將中朝兩國曆代疆域研究清楚。經過學者們研究得出結論,自然是這些都屬於與高麗無關的中國領土。但當我方將這個結果交給朝方,並拒絕他們的無理要求後,朝方惱羞成怒,立刻跑去蘇聯,表示堅決站在蘇共一邊。

“”爆發後,朝鮮曾下令搗毀志願軍烈士陵園,包括的大碑也被砸得粉碎。後來金日成看到中國政局穩定,於是專程訪華,當面向主席道歉,承認做錯了,並答應重建志願軍烈士陵園。也對金日成說,友誼是主要的,誤會是次要的。

錢姓憑什麼排第二

歷史上,錢氏人才輩出。僅僅在現當代,錢氏就涌現出錢玄同、錢穆、錢基博、錢鍾書、錢鍾韓、錢仲聯、錢稻孫、錢理羣、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永健等著名學者。

朝鮮要中國歸還東北 第3張

北宋時期,產生了一部《百家姓》。姓氏的排列依次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很顯然,這姓氏的排列並沒有按照姓氏人數的多少,那麼,它是參照什麼規律來排的呢?趙氏名列第一,因爲趙匡胤是皇帝。而在當時人數不多的錢氏爲何排在第二呢?

五代十國中,有一個吳越國,在今江蘇南部、浙江和福建北部一帶,其君主是被人們譽爲“一劍霜寒十四州”的錢武肅王錢。他治國有方,人們安居樂業,經濟富庶發達,是當時神州最爲富裕的地方。當時,趙匡胤以武力消滅了八個國家,建立了北宋,只是吳越國還沒有滅亡。面對趙匡胤強大的兵力和他統一中國的勃勃雄心,當時的吳越國王錢弘爲了使生產力不遭破壞,生靈不受塗炭,尊承錢武肅王遺訓,作出了明智的選擇:取消自己的王位,將13州1郡,86縣、55.07萬戶、11.5萬兵卒全部獻納給宋朝,由此和平統一了中國。人們爲了緬懷這位以中國統一大業爲重,以人民生命財產爲重的錢氏國王,便把錢姓排在了《百家姓》第二位,僅次於當時的皇姓趙。

還有一種說法:因爲《百家姓》據說是宋朝初年錢塘地區一位名儒所寫,在宋朝尚未建立時,錢塘地區還屬於吳越國管轄,國主叫錢。傳至錢弘時,歸順宋朝。那位執筆的名儒將“錢”列在百家姓第二位,表示不忘故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