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兒童應在2歲前干預

本文已影響2.97W人 

孤獨症是怎麼引起的

孤獨症兒童應在2歲前干預

楠楠現在有1歲8個月大,在他還是1歲左右時,楠楠媽就開始發覺他有很多異常症狀:叫他沒反應,不看人(沒眼神接觸),也不說話,長這麼大都沒用手去指過需要的東西,喜歡自己玩,喜歡玩圓的蓋蓋,踮腳尖走路……後來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鄒小兵很肯定地確診爲:孤獨症。

鄒小兵說,很多家長在孩子被診斷爲孤獨症之後都會問:“孤獨症是怎麼引起的呢?”很遺憾,到目前爲止,醫學家們仍然沒有發現導致孤獨症的真正病因。大量的研究推測,孤獨症可能與遺傳基因、胎兒期病毒感染有關。近年來,有些研究者認爲也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但是這些研究都沒有取得肯定的結論。

如何早期發現孤獨症患兒

孤獨症以男孩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一般有三大特點:語言障礙、社交障礙以及刻板行爲,約有3/4的患兒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鄒小兵說,“孤獨症患兒的病情有輕有重,在2歲之前早期診斷對孩子的預後有很大幫助,而年齡越大,干預的效果越差。建議家長在嬰幼兒時期多觀察孩子的表現。”

語言障礙突出

“貴人語遲”。很多時候,孩子1-2歲還不會說話家長也不會太在意。可實際上,隨着孩子的長大,孤獨症兒童問題逐步顯露,尤其是語言方面的問題非常突出,要麼不會說話,要麼對父母的指令“充耳不聞”。即使到2歲多孩子能說話了,也往往是一些重複的語言、自言自語,或者根本就無人能懂的“外星人語言”。

孤獨離羣

孤獨症患兒喜歡獨自玩耍,別的小朋友找他玩時則會躲避,即使和小朋友玩也僅僅是跟在別的孩子後面來回跑動,而不能進行任何合作性的遊戲。

鄒小兵說,患兒往往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周圍發生什麼事似乎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他的目光不注視對方甚至迴避對方的目光,很少正視也很少微笑,也從不會和人打招呼。甚至這類孩子從小就和父母不親,也不喜歡要人抱。

行爲刻板重複

孤獨症兒童給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刻板行爲,例如轉圈、玩弄開關、雙手舞動、來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積木、特別迷戀某些東西尤其是圓形物體如電風扇和汽車輪子等等,行爲刻板且重複。在生活方面也表現爲拒絕改變,例如堅決拒絕某些食物,固定坐在某一位置進食,堅持只在家裏上廁所等。

大多智力發育落後且不均衡

多數孤獨症患兒的智力發育比同齡兒遲鈍,只有少數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不過,不少孤獨症患兒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又出奇地好,有不少患兒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例如擅記年代、汽車牌照、地圖形狀、英文單詞等等。

早期干預以家庭爲中心

“孤獨症無特效藥治療,疾病的預後取決於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干預的時機和方法。”鄒小兵強調說,“越早干預效果越好,2歲之前就應及時訓練”。

多數患兒如果不給予治療,預後是很差的,將無法適應生活和學習,成爲終生殘障。經過合理的教育和訓練治療,絕大多數兒童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可能獲得痊癒或能夠基本適應環境、具備自主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能力。

孤獨症的訓練需要家長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愛心、耐心的照料下,和孩子在互動中學習與人交往。而在機構中,多數是大量的運動訓練,很少一對一的認知訓練。因此,孤獨症患兒的訓練應以家庭爲中心,其次纔是去機構訓練。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