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自護安全知識

本文已影響3.61K人 

自救自護安全知識,在生活中,我們不知道哪一天災害會到來,所以我們要準備好自救的知識,畢竟防患於未然,即使災害到來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自救的,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自救自護安全知識的相關資料。

自救自護安全知識1

1、不玩火、不隨意擺弄電器設備。

2、提醒家長不可將菸蒂、火柴桿等火種隨意扔在廢紙簍內或可燃雜物上,不要躺在牀上或沙發上吸菸。

3、提醒家長在五級以上大風天或高火險等級天氣,禁止使用以柴草、木材、木炭、煤炭等爲燃料的用火行爲,禁止室外吸菸和明火作業。

4、家或入睡前,必須將用電器具斷電、關閉燃氣開關、消除遺留火種。用電設備長期不使用時,應切斷開關或拔下插銷。

5、液化氣鋼瓶與爐具間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使用時,先開氣閥再點火;使用完畢,先關氣閥再關爐具開關。不要隨意傾倒液化石油氣殘液。發現燃氣泄漏,要迅速關閉氣源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不要在燃氣泄漏場所撥打電話、手機。

自救自護安全知識

6、不要在樓梯間、公共走道內動火或存放物品,不要在棚廈內動火、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維修機動車輛,不要在禁火地點吸菸、動火。

7、發現火情後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講明詳細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質、火勢大小、留下姓名及電話號碼,並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

8、家中一旦起火,必須保持冷靜。對初起火災,應迅速清理起火點附近可燃物,並迅速利用被褥、水及其它簡易滅火器材控制和撲救。救火時不要貿然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9、要掌握火場逃生的基本方法,清楚住宅周圍環境,熟悉逃生路線。大火來臨時要迅速逃生,不可貪戀財物,以免失去逃生時機。逃生途中,不要攜帶重物,逃離火場後,不要冒險返回火場。

10、火場逃生時,保持冷靜,正確估計火勢。如火勢不大,應當機立斷,披上浸溼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逃離。逃生時不可乘坐電梯。逃生時應隨手關閉身後房門,防止煙氣尾隨進入。

11、樓下起火,樓上居民切忌開門觀看或急於下樓逃生,要緊閉房門,可用浸溼的牀單、窗簾等堵塞門縫或粘上膠帶。如果房門發燙,要潑水降溫。

12、若逃生路線均被大火封鎖,可向陽臺或向架設雲梯車的窗口移動,並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自救自護安全知識2

一、自然災害安全防範

(一)室內避雷

1、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或者防止球形雷飄進室內。

2、遇到雷雨現象,人不要站在燈泡下,應將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以免損壞電器。

3、雷雨天氣時,儘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閉路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

(二)戶外避雷

1、雷暴天氣時,在戶外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爲手機的電磁波也會引雷。同時打雷時嚴禁接近一些正在作業的電力設施。

2、人乘坐在車內一般不會遭遇雷電襲擊,但乘車遭遇打雷時千萬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3、遇到突然的雷雨,當頭發出現發硬豎起來,應該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併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4、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遠。

5、遇雷暴天氣出門,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

二、自護自救逃生常識

1、樓房火場逃生常識

(1)要鎮靜分析,不要盲目行動。要明確自己所在的樓層,要回憶樓梯和樓門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圍的火情,不要盲目開窗開門,不然會助長火勢,也不要盲目亂跑,跳樓,造成不應有的傷亡。

(2)要選好逃生辦法,不要驚慌失措。如必須從煙火中衝出樓房,要用溼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臉,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進,以免受嗆窒息。如下樓雖已有火,但火勢不大,就從樓梯衝出去。如樓梯壞了衝不出去,可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陽臺、水漏管、或用繩子(可用衣服或牀上用品撕成系成繩索)系在牢固的門窗、重物上從窗口滑下。如果在二三層又無上述辦法被迫跳樓的,也要向地位拋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緩衝,然後手扶窗臺朝下滑,以縮小下落高度並保證雙腳落地。如果各種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斷,應退室內、關閉門窗,有條件的可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也可向窗外扔小東西、打手電以求救。

自救自護安全知識 第2張

2、人身着火自救常識

火災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因爲電梯井直通大樓各層,煙、熱、或容易涌入,由於煙囪效應的作用乘客難以承受煙燻火烤,在高溫下電梯會失控甚至變形,救火時,水容易流到電梯內在水漬的作用下,會造成觸電的危險,乘客很容易被困在裏面危及生命。

如家用電器或燃氣竈起火,應迅速關掉電源或爐竈開關,千萬不能往電器、電線或燃氣竈上潑水。

如果身上着火,千萬不能奔跑,否則會越燒越旺。可設法脫去衣帽,來不及可撕開扔掉。如再來不及可臥倒在地上打滾,或跳到池塘、水池、小河中。倘其他人在場,可用溼麻袋、毯子等把人身上的火包起來,切不可用滅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噴射,因爲藥劑會引起傷口感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