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爲什麼要拜年

本文已影響1.79W人 

春節爲什麼要拜年,春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我們需要隆重的慶祝,甚至可以走親訪友互相串門拜年,這已經成了我們的習俗,但是很多人還不太瞭解,下面一起看一看春節爲什麼要拜年。

春節爲什麼要拜年1

春節爲什麼要拜年?

春節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拜年,又稱走春、探春。過去如果主人親戚朋友多,拜不過來,就由僕人送名片,或送福字,這是上層社會拜年“泛愛不專”的反映。

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爲“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爲什麼要拜年?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

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於是拜年之風便流傳開來。

春節拜年有講究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1、首先拜家裏長輩。

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2、其次是走親戚拜年。

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春節爲什麼要拜年

3、接着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

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4、還有一種就是感謝性的拜年。

凡過去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恩謝意。

由於平時勞碌,年節期間人們一般起得較晚。若過早登門拜年,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做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爲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時,若進門問聲“新年好”,旋即匆匆離去,也會給人以“缺少誠意”的感覺。

賀禮一定得體、衛生、安全。自己如果動手製作一個精美的小禮物,既可表達真摯的情誼,又可顯現自己的才華。拜年時還一定要注意禮節和言談舉止。鄰里相坐、同學相逢、朋友相聚,皆應“過年言好事,出口稱吉祥”。

春節爲什麼要拜年2

又逢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曆新春佳節。歷史上對春節叫法不同,秦時稱上日、元日,兩漢時有歲旦、正旦之說,魏晉南北朝時稱歲朝、元首,唐宋稱歲日、新元,清朝則開始稱元旦、元日。1912年,中華民國宣佈改陽曆1月1日爲“新年”。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朱啓鈐提請定陰曆元旦爲春節,端午爲夏節,中秋爲秋節,冬至爲冬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經袁世凱批准,就此奠定了陽曆年首爲元旦,陰曆正月初一爲‘春節’的並存格局。”這是春節來歷的相關歷史史料。

但當然就此說春節只有102歲,則並不恰當。因爲就像一個人18歲前名字張三,18歲後改名就張五,他現在40歲了,你不能說張五隻有22歲。春節,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曆史。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以前很不統一。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爲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稱爲元旦。民國時期最終將元旦陽曆歲首日,而春節爲陰曆歲首日。當然,又有儒家學者不同意陽曆和陰曆這樣一個說法,而提倡用西曆(耶穌歷)和華歷(顓頊歷)更爲準確,因爲華歷並非僅與月亮運行有關,而是兼以太陽曆和太陰曆記時,這比較複雜,就不多言。

撇開以上的客觀性的史料,我們要看到春節實際已經不只是舊曆年歲首日這一天的節日,而實際至少是從大年三十日延續到元宵(正月十五)這樣一個系列的節日,是華夏民族最爲隆重的節日,因爲華夏民族或漢民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所以又稱爲中國春節,其隆重程度,是無論男女少長或工農兵學商,皆在這樣的節日,儘量擱置下手裏的事務,與家人、親朋、故舊、同事、同學等互致問候或團聚的佳日。當然,這其中與家人親人的團聚是最重要的,但朋友、同學、師生、同事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問候也同樣是很重要的。在目前華人遍佈全球的情況下,它也同樣成爲了一個世界性的節日。

處處張燈結綵,處處喜氣洋洋,線上紅包飛舞,父母給孩子的壓歲錢,親友間拜年時的新年錢,還有各種禮節和美食,都傳達着人們過節的喜悅之情。特別是在目前疫情阻隔的情況下,人們更多地通過電話、視頻、微信互致問候,在感到幸福的同時,特別是在社會上很有地位的學者、成功人士倍感節日的壓力,需要抽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應對來自普通朋友和親朋故舊的問候,就覺得精力和時間的大量浪費。甚至覺得這樣的大量信息問候,似乎構成了對於朋友間的一個騷擾,似乎顯得有些重複和累贅。在主要以喜慶和祝福爲主的新春佳節的拜年微信的問候中,正如有朋友所說,絕大部分拜年的話都是非個性化的,換句話說是千人一面的。而拜年的內容怎麼說也都必然是陳詞濫調。那我們大多數人爲什麼還樂意收到這些祝福短信,並都要進行禮節性回覆,以報答問候之情呢?

在我看來,這種雖然重複的節日問候有很大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就在於它千百年來的延續,已成爲了一個民族和文化必不可少的形式和儀式。它具有着合法性,其合法性就在於它基本上被任何時代的政府和政權的法律所保護,任何法律都要保護人們節日裏相互問候和熱鬧、狂歡的自由,疫情雖然很大程度阻斷了這種交往的自由,卻不能阻斷人們相互問候的.熱情。春節也是中國最隆重的法定節日,這都可以看出從法律層面上所受到的重視。

節日問候雖然因其千篇一律和重複性而容易被看作是一種時間、精力的浪費或甚至構成不必要的騷擾。但人們集中在節日騷擾,是節日儀式感和狂歡化表達的重要形式。我們平時沒什麼事騷擾朋友就不好了,節日騷擾是人們最能接受的騷擾形式,它的重複性和千篇一律的形式正是千百年以來的世俗生活和超越信仰的融合,是不能被忘記而銘刻在每個人心中的力量的體現。平時感覺不好得打擾的朋友都借節日的儀式感的世俗化和神聖化儀式感連接起來了,讓所有人感到我們是一個共同體,總有一點東西是關聯着的。

節日問候的形式是多樣的,它包括髮紅包、電話、視頻、微信、節日致辭等各種方式。但它都具有分享性、同感性、無用性、休閒性、情感性爲主的特徵。比如,我們大學班級羣裏,有同學年終獎金髮的很多,給同學們分別發了兩次紅包,每個人領到的紅包都有一百多或兩百元,這基本上是微信羣裏我碰到的最大的紅包了,這是那些成功的同學把他們的快樂分享了出來,它傳遞了快樂。它也有同感性,就是充分體會到每個人和我的感覺都是共振的,都是具有同一性的,我們每個人都不外在於這個整體,每個人都在鋪天蓋地的問候中,感到了這個世界和我們息息相關,所有的歡樂都向我們砸來,我們每個人都成爲這個世界的歡樂的中心,每個人都爲自己創造了屬於共同體的喜慶氛圍,哪怕人們平日裏多麼勞累,多麼倍受委曲,在這一天,都是釋放的一天,是我要把自己的快樂和開心展示出來的一天。

當然,這樣的展示和互致問候,看起來,也不產生什麼實際的功利,因爲春節,幾乎是中國工業、農業都要全面停產的時候,大部分工廠、企業、公司、事業和政府單位,都放假了,大家都不勞動了,創造產值在這時是不重要的。而且即使是發節日紅包,大家發來發去,除了少部分付出多些,大部分人基本是差不多的,耗費了精力和時間,除了製造出歡樂氣氛和熱鬧氣氛之外,它其實也是最無用的,因爲它從根本上並沒有增加社會財富。但就是這樣,即使最有學問和修養的人,也往往願意在微信羣裏發紅包和搶紅包,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更必不可少地要發紅包或幫孩子接收紅包。估計在全世界,也就中國的春節是最直接和物質和錢相關的,我不知道其他哪個民族的節日,是大家用錢來砸的節日。大家一年到頭的勞動,就是爲了這幾天能砸下錢,它是徹底的無用,但卻因爲這無用,爲了這消耗,助推了多少人一年的辛勤勞動。我們知道,多少中國打工者,他們平時省吃儉用,但在春節期間,都是最捨得用錢的,坐長途汽車、高鐵、飛機,也要回到老家撒錢,這幾天就是爲着享樂和休閒的,它的無用裏,卻有着人生最大的精神意蘊和休閒品質。

在新春佳節,也是中國人說的最與專業無關,重複的話,廢話最多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一切言語既不是朝着不可見的神,也不是朝向死亡的,它就是要在這個現世的人間,就是要在大家相互交往的喜氣洋洋中,綻放出它的全部情緒和可愛。在新春佳節,你看到那些舞龍舞獅,那觀衆最多卻最沒多少人認真看的春節晚會,大家炒了很多菜,卻根本吃不下很多,搓麻將打牌玩得精疲力竭,甚至比工作還累的玩樂,各種親人之間的互訪,大家忙不迭的人際交遊,這到底是休息了呢?還是沒有休息呢?是情感上休息了呢,還是又出多少事故呢?反正,這都不重要,中國人就需要這樣一個節日,過完這個節日,他們似乎又火力充足地投入到了新一年的工作中。不管是閒是累,是有用還是無用,他們過完這個春節,一年工作的意義似乎就得到實現了。每個人也似乎向親人和朋友提交上了一份考試的答卷,不管這答卷是否滿意,但總要交上去。

這也就是爲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怕過年,他們害怕交這答卷,這也是現在年輕人越來越自我,而越來越不願意將自己放入與親戚朋友關聯的整體中。城市化和工業化在消解着春節的整體感、儀式感,但華夏民族把工作的和人生的意義就置放於這人與人的交往的中,中國人的倫理就在這現實交往中得到建構,而春節就是中國人倫理精神的最充分體現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