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

本文已影響1.89W人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往往以年齡爲標誌是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而年齡特徵所表現的典型的特徵則是代表同一年齡階段的人,以下分享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1

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的概念

年齡特徵是代表同一年齡階段的人所表現的典型的特徵,通常所說的兒童年齡特徵,包括兒童生理的年齡特徵和兒童心理的年齡特徵。所謂兒童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是指兒童在每個年齡階段中形成並表現出來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心理特徵。

兒童心理髮展的階段,往往以年齡爲標誌。因爲年齡是兒童生活時間的標誌。兒童的生理髮展和兒童的經驗積累,都與生活時間相聯繫。兒童心理的發展和這兩個方面也不可分。一方面,兒童生理年齡特徵是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形成的自然前提。

一般說來,兒童年齡較小,生理年齡特徵對兒童心理髮展的制約性相對較大。反之,兒童年齡較大,生理年齡特徵對兒童心理髮展的制約性相對較小。因此,兒童生理年齡特徵對心理年齡特徵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將兩者混同起來。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

另一方面,兒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響下,在兒童自己的活動中,通過掌握社會知識經驗、技能技巧來發展的。正是在一定的時間進程中,兒童和周圍人進行交往,積累各種經驗,形成了心理髮展的新特徵,從而保證從一個發展階段向另一個發展階段過渡。

因此,年齡是兒童心理髮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它對心理髮展起着有規律性的制約作用。

但是,年齡本身不能決定兒童心理髮展的特徵。不能把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和兒童的實際年齡完全對應起來。大家知道,兒童的心理年齡和實足年齡常常會有所出入。

兒童心理年齡特徵是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形成起來的。兒童心理髮展的方向和趨勢固然受客觀的自身發展規律所制約,但由於社會和教育條件不同,兒童的年齡特徵會出現差異。比如,原始社會生產發展水平極低,幼小兒童已經能夠和成人一起參加社會生產勞動,因而兒童期很短。

隨着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兒童需要更多的時間學習和準備參加社會生產勞動,兒童期逐漸延長,兒童心理的年齡特徵也隨之而發生變化。可見,兒童心理年齡特徵並不是隨年齡增長而自發地出現的。

在年齡特徵問題上,要正確處理一般性與個別性,典型性與多樣性,本質與非本質特徵的辯證關係。不能用一般性否定個別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樣性,用本質特徵否定非本質特徵更不能反過來,用個別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樣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質特徵來否定本質特徵。

大家知道,智力測驗或行爲量表,往往以“常模”代表某個年齡階段兒童的發展水平,事實上,“常模”有助於說明羣體的行爲,瞭解兒童心理髮展的大體速度和特徵,但不完全適用於每一個個體。

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的穩定性和可變性

幼兒心理年齡特徵的穩定性與可變性是由幼兒所處的環境和教育決定的,一般說來,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幼兒心理年齡特徵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階段的順序、每一階段的變化過程和速度等,大都是穩定的、共同的。

但是,由於每個幼兒所處的環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會環境與教育在幼兒身上起作用的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在幼兒心理髮展的過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間可以有一定的差距,這就是所謂的可變性。

幼兒心理年齡特徵的穩定性與可變性既是相對的,又是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統一的,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隨着各種條件的不同,幼兒年齡特徵在一定範圍或程度上,可能會發生某些變化,即某些特徵的可能提前或推後,但這些變化是有限制的。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2

第一個規律是:高速發展

個體發展的基本規律是先快後慢,學前兒童的發展,與其他年齡階段兒童的發展相比,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具有高速發展的特徵。

當我們認真觀察觀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變化時,就不難發現:1歲前的孩子幾乎是一週一個樣,3歲前兒童是一個月一個樣,3-6歲兒童的變化則是一年一個樣。

第二個規律是:有順序

兒童發展不僅具有方向性,還具有不可逾越和不可逆轉的順序性。例如兒童身體發育遵循着自下而上的順序,動作發展的頭尾律、近遠律和大小律也顯示了順序性特徵。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現象的發生按順序出現,心理髮展的階段也同樣按順序出現。

第三個規律是: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異性

兒童身心各方面不是齊頭並進地發展,而是具有不平衡性和差異性。就同一兒童而言,具體體現在不同年齡階段發展速度不均衡,同一時間身心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不均衡。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 第2張

另外,不同兒童之間身心發展也有不平衡。每個兒童身心發展的內容、表現形式和水平都具有獨特之處。

個體差異是客觀規律,是教育的前提,因此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因材施教。

第四個規律是: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

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從橫的方面來看,同一時間片段中,發展的各個方面不是孤立進行的,身心之間、認識過程的各個方面、認知過程與情感意志過程之間、心裏過程和個性發展之間都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具有整體性、表現出該時間段身心發展的典型特徵,從而體現出階段性。

從縱的方面來看,兒童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先前的發展爲後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是後來發展的前提。兒童發展時刻都在發生量的變化,量的變化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從而是兒童發展表現出階段性。例如,兒童在開口說話之前,每天都在感知新事物,聽成人教他說的詞語,當語言的感知理解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他就開始說詞語了,產生了言語發展中的質變,即進入言語發生階段。

兒童發展一般採取漸變的形式,在原有的質的特徵占主導地位時,已經開始出現新的質的特徵的萌芽;當新的質的特徵佔據主導地位後,仍有舊的特徵的表現。兒童發展不會出現突然的中斷,階段之間具有交叉性,階段是相對的。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3

學齡前期兒童心理特點

1、學齡前兒童指的是3—7歲的兒童。此期兒童大腦的重量繼續增加,到6—7歲時腦重量達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神經纖維繼續增長,分枝加多,長度加長,能更有利於神經聯繫。到6歲,神經髓鞘基本上發育完成,神經傳導也就更加迅速、準確。

2、大腦各葉的分化到6歲末也漸趨成熟。大腦結構生理的日趨成熟,爲兒童行爲的發育打下了良好基礎。隨着神經系統的發育,學齡前兒童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在不斷增強,興奮過程也比以前進一步增強。兒童每天醒着的時間,比以前相對增加。7歲兒童每天睡11個小時就足夠了,這使兒童有更充足的時間參加遊戲和學習實踐活動。

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及趨勢 第3張

二、學齡前兒童的發展特徵

1、學齡前兒童生長變化速度驚人

在這個短暫的時期裏,兒童學習語言,產生自我意識和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環境意識。這一時期兒童的生長髮育是有規律、有順序的。例如,在學走之前必須先學站,學會簡單詞彙之後才能學會使用複雜句子。

2、學齡前兒童過認知能力有了全面的發展

由於兒童不僅個性有別,所處的文化環境也各不相同,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還有待深入。斯洛賓曾對英國、芬蘭、前蘇聯等國兒童語言發展作了研究,他指出各種文化環境下的兒童大約都是在開始走路的同時開始說話。3歲時已掌握了1000個詞彙,具備了正確使用語法結構的基本能力。

3、學齡前兒童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發展

學齡前兒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要有可能,便成天玩耍。雖然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在玩耍過程中均體現了對周圍成人活動的模仿,而且這些活動能爲孩子提供許多與人和物相互作用的機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